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薪酬模式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8-16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| 第8-9页 |
·研究的迫切性分析 | 第9-10页 |
·薪酬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| 第10-14页 |
·传统薪酬理论的变迁 | 第11-12页 |
·现代薪酬管理的新发展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薪酬体系演变和现状 | 第14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| 第14-15页 |
·主要内容 | 第14页 |
·基本思路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薪酬的理论基础 | 第16-25页 |
·古典薪酬理论 | 第16-18页 |
·维持生存薪酬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马克思主义劳动力价值决定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现代薪酬理论 | 第18-22页 |
·知识资本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利润分享理论 | 第19页 |
·人力资本理论 | 第19-22页 |
·薪酬理论在企业薪酬设计中的应用 | 第22-25页 |
·企业人力资源分类及其薪酬基础 | 第22-23页 |
·古典薪酬理论在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| 第23页 |
·现代薪酬理论在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薪酬模式现状分析 | 第25-38页 |
·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现状 | 第25-27页 |
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| 第25-26页 |
·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 | 第26-27页 |
·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薪酬模式应用现状 | 第27-35页 |
·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特征 | 第27-30页 |
·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薪酬模式 | 第30-35页 |
·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薪酬模式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8页 |
·薪酬战略不能很好地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 | 第35页 |
·薪酬体系设计中的问题 | 第35-36页 |
·薪酬分配上的问题 | 第36-37页 |
·薪酬激励不足问题 | 第37页 |
·企业文化沙漠或文化畸形倾向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薪酬模式创新 | 第38-47页 |
·薪酬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 | 第38-41页 |
·战略导向原则 | 第38页 |
·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| 第38页 |
·激励性原则 | 第38-39页 |
·外部竞争性原则 | 第39页 |
·经济原则 | 第39页 |
·体现员工价值原则 | 第39页 |
·合法性原则 | 第39-40页 |
·薪酬设计的团队原则 | 第40页 |
·薪酬设计的隐性报酬原则 | 第40-41页 |
·适应性薪酬模式构建 | 第41-42页 |
·员工薪酬模式 | 第41页 |
·管理者薪酬模式 | 第41-42页 |
·经营者薪酬模式 | 第42页 |
·适应性薪酬模式解释 | 第42-47页 |
·含义 | 第42-43页 |
·解释 | 第43-45页 |
·特点 | 第45-47页 |
第5章 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薪酬改革方案设计 | 第47-61页 |
·湖南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简介 | 第47-48页 |
·湖南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薪酬体系基础 | 第48-49页 |
·岗位划分 | 第48页 |
·薪酬体系设置的原则 | 第48-49页 |
·薪酬改革方案的设计 | 第49-57页 |
·员工薪酬方案的设计 | 第49-53页 |
·销售部人员薪酬方案 | 第53-55页 |
·采购部人员薪酬方案 | 第55-56页 |
·产品开发部人员薪酬方案 | 第56-57页 |
·管理者薪酬方案的设计 | 第57-59页 |
·总经理助理薪酬方案 | 第57页 |
·销售部部长薪酬方案 | 第57-58页 |
·采购部部长薪酬方案 | 第58页 |
·产品开发部部长薪酬方案 | 第58-59页 |
·经营者薪酬方案的设计 | 第59-61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·结论 | 第61页 |
·创新点 | 第61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