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--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--交通事故论文

城市交通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及其理论问题的研究

第一章 绪论第1-22页
 1.1 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-9页
 1.2 交通事件第9-14页
  1.2.1 交通事件的定义、类别和基本特征第9-11页
  1.2.2 交通事件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第11页
  1.2.3 交通事件对偶发性交通拥挤的影响第11-12页
  1.2.4 交通事件对车辆延误的影响第12页
  1.2.5 交通事件对二次事件的影响第12-13页
  1.2.6 交通事件与道路服务水平的关系第13-14页
 1.3 交通事件管理第14-17页
  1.3.1 交通事件管理的提出第14-15页
  1.3.2 交通事件管理的目标第15-16页
  1.3.3 交通事件管理的一般思路第16-17页
 1.4 交通事件管理的研究现状第17-20页
  1.4.1 交通事件管理在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7-20页
  1.4.2 交通事件管理在我国的研究现状第20页
 1.5 本章小结第20-22页
第二章 基于ITS 的城市交通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框架设计第22-38页
 2.1 ITS 中有关交通事件应急管理的界定第22-24页
  2.1.1 意外事件管理(Incident Management –IM)第22-24页
  2.1.2 急救车辆管理(Emergency Vehicle Management)第24页
 2.2 交通事件管理系统框架设计第24-26页
 2.3 交通事件管理系统的内部子系统第26-31页
  2.3.1 事件检测子系统第26-27页
  2.3.2 事件分析子系统第27-28页
  2.3.3 事件决策子系统第28页
  2.3.4 决策执行子系统第28-30页
  2.3.5 效果评估子系统第30页
  2.3.6 档案管理子系统第30-31页
 2.4 交通事件管理系统的外部子系统第31-33页
  2.4.1 基于GIS 的辅助决策子系统第31-32页
  2.4.2 资源维护子系统第32-33页
 2.5 交通事件管理系统的信息流第33-36页
 2.6 交通事件管理系统的主要理论问题第36-37页
  2.6.1 事件检测算法问题第36页
  2.6.2 事件引起的交通延误问题第36-37页
  2.6.3 最佳救援路径问题第37页
  2.6.4 出救点调度问题第37页
  2.6.5 驾驶员导行问题第37页
 2.7 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三章 交通事件对车辆延误的影响研究第38-54页
 3.1 交通流中主要参数的关系及间断流特性第38-42页
  3.1.1 流量、速度、密度的关系第38-40页
  3.1.2 间断交通流的特性第40-42页
 3.2 事件引起延误的定性分析研究第42-44页
  3.2.1 异常交通事件引起的延误模型第42-43页
  3.2.2 通过事件管理后改善了的延误模型第43-44页
 3.3 事件引起延误的定量分析研究第44-51页
  3.3.1 车流波动理论第44-45页
  3.3.2 交通事件引起的集结波与消散波模型第45-49页
  3.3.3 基于集结波与消散波的延误计算第49-51页
 3.4 仿真实例第51-53页
 3.5 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四章 基于车辆延误的事件应急调度问题研究第54-71页
 4.1 关于应急资源调度问题的研究思路第54页
 4.2 车辆延误下的路段行程时间研究第54-59页
  4.2.1 路段行程时间第54-55页
  4.2.2 无排队情况下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(q_n ≤s_1 时)第55-56页
  4.2.3 有排队时的路段行程时间研究(q_n >s_1 时)第56-59页
 4.3 应急救援中的最短路问题第59-61页
  4.3.1 应急救援中最短路问题的特点第59-60页
  4.3.2 最短路问题的模型和算法说明第60-61页
 4.4 基于最短路的应急调度问题研究第61-70页
  4.4.1 一种改进的多目标决策方法第62-63页
  4.4.2 应急调度的多目标问题模型第63-65页
  4.4.3 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解决应急调度问题第65-69页
  4.4.4 算例第69-70页
 4.5 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五章 总结与展望第71-73页
 5.1 全文总结第71-72页
 5.2 研究展望第72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6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6-77页
致谢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以微机为基础的铁路信号设备可靠性设计与分析
下一篇: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