铝电解槽阳极故障诊断系统研究
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7页 |
·诊断技术的发展 | 第9-10页 |
·故障诊断技术及其方法的分类 | 第10-13页 |
·铝电解槽阳极故障诊断的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铝电解工业概况 | 第13-14页 |
·阳极故障诊断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铝电解槽阳极故障诊断研究的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国外铝电解槽阳极工作状态故障诊断研究的现状 | 第15页 |
·国内铝电解槽阳极故障诊断研究的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阳极故障机理解析及其信号处理 | 第17-28页 |
·阳极工作状态主要故障 | 第17页 |
·阳极效应 | 第17-18页 |
·阳极效应发生的机理 | 第17-18页 |
·阳极效应发生时的特征 | 第18页 |
·槽电压和阳极导杆等距压降简介 | 第18-19页 |
·信号分析与处理 | 第19-28页 |
·槽电压和阳极导杆等距压降的频谱分析 | 第20-22页 |
·频谱分析结论 | 第22页 |
·数字滤波器(DF)的设计 | 第22-23页 |
·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的实现 | 第23-25页 |
·低频信号和高频组分的分离 | 第25页 |
·槽电压和阳极导杆等距压降与阳极工作故障关系 | 第25-28页 |
第三章 故障诊断系统方案设计 | 第28-50页 |
·总体方案简介 | 第28页 |
·状态监测模块实现 | 第28-30页 |
·状态监测模块的设计 | 第29-30页 |
·状态监测模块的结构图 | 第30页 |
·阳极工作状态诊断模块 | 第30-46页 |
·阳极工作状态故障诊断模块框图 | 第31-32页 |
·特征量的选择 | 第32-33页 |
·建立故障空间、确定症状因子集和评价集 | 第33-34页 |
·确立隶属函数 | 第34-40页 |
·建立故障征兆因子与故障评价等级之间的模糊关系 | 第40页 |
·建立故障征兆因子间的模糊关系(赋权) | 第40-43页 |
·模糊集合的复合运算 | 第43-44页 |
·诊断原则 | 第44页 |
·阳极工作状态诊断实例 | 第44-46页 |
·阳极效应诊断模块--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预报方法 | 第46-50页 |
·阳极效应模块设计 | 第46-48页 |
·阳极预报实例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故障诊断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| 第50-63页 |
·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的选择 | 第50页 |
·软件功能设计 | 第50-53页 |
·软件实现 | 第53-59页 |
·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| 第53-56页 |
·多线程数据处理 | 第56-57页 |
·串口通讯 | 第57-59页 |
·软件界面 | 第59-63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