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
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
| ·选题 | 第9-10页 |
| ·不同的主张 | 第9-10页 |
| ·本文的主张 | 第10页 |
| ·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0-12页 |
| 第2章 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综述 | 第12-27页 |
| ·中小企业融资的概念 | 第12-16页 |
| ·中小企业的概念 | 第12-14页 |
| ·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关概念 | 第14-16页 |
| ·融资结构的理论 | 第16-18页 |
| ·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| 第16页 |
| ·MM模型 | 第16-17页 |
| ·融资结构理论的拓展 | 第17-18页 |
| ·融资效率理论 | 第18-20页 |
| ·有效资本市场假说 | 第18-19页 |
| ·间接融资效率的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·融资契约的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·最优风险分担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·标准债务契约存在的理论解释 | 第21页 |
| ·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意义 | 第21-27页 |
| 第3章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 | 第27-37页 |
| ·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现状 | 第27-30页 |
| ·美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| 第27-28页 |
| ·英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| 第28页 |
| ·日本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| 第28-29页 |
| ·德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| 第29-30页 |
| ·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融资体系的现状 | 第30-32页 |
| ·韩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| 第30-31页 |
| ·台湾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| 第31-32页 |
| ·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现状 | 第32-33页 |
| ·马来西亚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| 第32-33页 |
| ·埃及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| 第33页 |
| ·国际经验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启示 | 第33-37页 |
| ·国际经验总结 | 第33-34页 |
| ·国际经验对我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启示 | 第34-37页 |
| 第4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践探索和现状 | 第37-47页 |
| ·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| 第37-38页 |
| ·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特点 | 第37-38页 |
| ·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| 第38页 |
| ·政府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制建设和政策实践 | 第38-39页 |
| ·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践 | 第39-42页 |
| ·中小企业制度建设与创新的实践 | 第39-41页 |
| 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 | 第41页 |
| ·乡镇企业融资状况 | 第41-42页 |
| ·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现状 | 第42-44页 |
| ·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现状 | 第42-43页 |
| ·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现状 | 第43-44页 |
| ·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现状 | 第44页 |
| ·融资方式的探索 | 第44-47页 |
| ·中小企业财政支持的探索 | 第44-45页 |
| ·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探索 | 第45页 |
| ·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探索 | 第45-47页 |
| 第5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 | 第47-60页 |
| ·政府行为中的非公正性和非规范性 | 第47-49页 |
| ·歧视性和非稳定性的宏观金融制度安排 | 第47-48页 |
| ·高重复性和非对称性的微观金融机构配置 | 第48-49页 |
| ·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和本位主义行为严重 | 第49页 |
| ·融资市场发育不完善及其原因 | 第49-52页 |
| ·内源融资的积累能力差 | 第49-50页 |
| ·间接融资市场功能不充分 | 第50-51页 |
| ·直接融资市场发育滞后 | 第51-52页 |
| ·储蓄向投资直接转化的动力不足 | 第52页 |
| ·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的表现和原因 | 第52-55页 |
| ·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的概念 | 第53页 |
| ·中小企业的不确定性和中小企业的信用不足 | 第53页 |
| ·中小企业外在性问题与间接融资 | 第53-55页 |
| ·金融机构融资契约的不完全和履约成本高 | 第55-57页 |
| ·融资契约的有效性差和不完全性 | 第55-56页 |
| ·融资契约的履约成本高 | 第56-57页 |
| ·政府、企业和金融机构相互关系的困境 | 第57-60页 |
| ·银、企信息的不对称与道德风险 | 第57页 |
| ·信贷配给和预算软约束现象严重 | 第57-60页 |
| 第6章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| 第60-70页 |
| ·加强政府行为的公正性和规范化建设 | 第60-61页 |
| ·政府政策的公正性和规范化建设 | 第60页 |
| ·抑制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本位主义行为 | 第60-61页 |
| ·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的可能途径 | 第61-64页 |
| ·加强中小企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建设 | 第61-62页 |
| ·加大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力度 | 第62-63页 |
| ·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资本金不足及环境的不确定性 | 第63页 |
| ·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| 第63-64页 |
| ·深化金融制度安排 | 第64-70页 |
| ·加强金融制度供给,优化制度安排 | 第64-66页 |
| ·建立金融性司法机构,降低融资契约的履约成 | 第66-67页 |
| ·融资契约的完全化 | 第67页 |
| ·加强信息化建设,增强银企之间信息的流动性 | 第67-68页 |
| ·真正建立面向市场的金融企业经营机制 | 第68-70页 |
| 结论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-75页 |
| 附录A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)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