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地面设备、试验场、发射场、航天基地论文--地面测量控制系统论文

靶场序列图像中火箭三维姿态测量及尾焰跟踪修正方法研究

摘要第1-11页
ABSTRACT第11-12页
第1章 前言第12-16页
 1.1 课题背景第12-13页
 1.2 目标三维姿态的光学测量研究第13页
 1.3 序列图像中目标运动轨迹的跟踪研究第13-14页
 1.4 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-16页
第2章 用单相机图像测量目标的滚转角第16-34页
 2.1 靶场光测图像测量目标三维姿态方法第16-20页
  2.1.1 三维姿态测量中坐标系定义第17-19页
  2.1.2 三维姿态参数的定义第19-20页
 2.2 姿态测量中的成像模型和投影模型第20-22页
  2.2.1 针孔成像模型第20-21页
  2.2.2 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第21-22页
 2.3 单相机图像物体绕自身转角的测量第22-32页
  2.3.1 滚转角测量的基本原理第23-26页
  2.3.2 螺旋线法测滚转角的算法研究第26-30页
  2.3.3 测试结果及精度分析第30-32页
 2.4 本章小结第32-34页
第3章 三维姿态测量方法的误差分析第34-38页
 3.1 中轴线法误差分析第34-37页
  3.1.1 中轴线确定所产生的误差第34-35页
  3.1.2 目标轮廓边界提取的误差第35页
  3.1.3 经纬仪精度第35页
  3.1.4 像平面上中轴线提取误差对姿态角的影响第35-37页
 3.2 螺旋线法误差分析第37-38页
第4章 火箭尾焰跟踪修正方法研究第38-59页
 4.1 火箭尾焰的产生过程第38-42页
  4.1.1 火箭产生燃气的内部结构第38-39页
  4.1.2 尾焰的具体产生过程第39-41页
  4.1.3 影响火箭尾焰形态的因素第41-42页
 4.2 火箭尾喷焰的流动结构第42-50页
  4.2.1 欠膨胀射流的物理模型第42-44页
  4.2.2 欠膨胀轴对称射流各段计算第44-49页
  4.2.3 参数计算实例分析第49-50页
 4.3 火箭尾焰可见光图像特点及对其跟踪的准则第50-54页
  4.3.1 可见光成像系统的成像特点第50-52页
  4.3.2 火箭尾焰可见光的图像结构第52页
  4.3.3 由尾焰可见光图像跟踪目标点的准则第52-54页
 4.4 火箭尾焰红外成像特点及对其跟踪的准则第54-58页
  4.4.1 红外成像的特点第54-56页
  4.4.2 火箭尾焰红外成像的结构特点第56-57页
  4.4.3 由红外图像对火箭尾焰跟踪的准则第57-58页
 4.5 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5章 目标的跟踪人工视觉方法初探第59-73页
 5.1 生物视觉信息处理过程第59-63页
  5.1.1 生物视觉通路第60页
  5.1.2 感受野的分层等级假设第60-62页
  5.1.3 视觉信息处理的性质第62-63页
 5.2 模拟生物神经系统跟踪目标的模型第63-67页
  5.2.1 视觉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表达研究第63-64页
  5.2.2 广义Gabor函数作为初级视觉表象第64-66页
  5.2.3 视皮层的Gabor表示以及目标信号的超柱向量第66-67页
 5.3 目标跟踪生物视觉解析法第67-72页
  5.3.1 模拟生物视觉成像的仿射变换第67-68页
  5.3.2 用仿射Lie变化群提取仿射参数r_j的分析算法第68-70页
  5.3.3 Lie变换群中X_j的计算方法第70-72页
 5.4 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6章 结论与展望第73-75页
 6.1 本文结论第73-74页
 6.2 展望第74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79页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
下一篇: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物理教学实践上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