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语言文学规范化刍议
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俄文摘要 | 第3-14页 |
前言 | 第14-15页 |
第1章 语言文字使用的不规范现象 | 第15-23页 |
1.1 政府机关 | 第15-16页 |
1.2 传播媒体 | 第16-17页 |
1.3 文学作品 | 第17-18页 |
1.4 影视剧和歌曲 | 第18-19页 |
1.5 广告 | 第19页 |
1.6 都市流行口语 | 第19-21页 |
1.7 信息技术产品和网络 | 第21-22页 |
1.8 街头巷尾及其它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不规范用语的类别 | 第23-32页 |
2.1 书写错字、读错音 | 第23页 |
2.2 生造词语、乱用词语 | 第23-24页 |
2.3 滥用外文、乱用音译词 | 第24-25页 |
2.4 滥用繁体字、乱用简化字 | 第25-26页 |
2.5 方言盛行、说普通话不成风气 | 第26-27页 |
2.6 盗版行为的副产品 | 第27-28页 |
2.7 隐语黑话使用范围扩大 | 第28-29页 |
2.8 简缩语(简称)的滥用 | 第29-30页 |
2.9 污言秽语充斥耳目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造成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| 第32-42页 |
3.1 汉字本身的结构复杂 | 第32-33页 |
3.2 汉字发展的历史原因 | 第33页 |
3.3 语文教学的先天不足 | 第33-34页 |
3.4 司空见惯的隋性和麻木 | 第34-35页 |
3.5 趋附和从众的社会心理 | 第35-36页 |
3.6 市场经济的短期行为 | 第36-37页 |
3.7 新闻出版业的把关不严 | 第37-38页 |
3.8 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| 第38-39页 |
3.9 语文规范标准不普及 | 第39-40页 |
3.10 工具书之间不一致,甚至互相矛盾 | 第40-42页 |
第4章 语言文字规范的具体措施 | 第42-56页 |
4.1 四个标准 | 第42-49页 |
4.2 三个发挥 | 第49-51页 |
4.3 四个加强 | 第51-56页 |
结束语 | 第56-59页 |
注释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