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管理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17页 |
·写作缘起和选题意义 | 第9-11页 |
·本课题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7页 |
第2章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 | 第17-29页 |
·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出现 | 第17-18页 |
·农民工问题的出现 | 第17页 |
·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出现 | 第17-18页 |
·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 | 第18-21页 |
·人数规模 | 第18-19页 |
·教育途径 | 第19-20页 |
·经费来源 | 第20-21页 |
·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5页 |
·失学辍学问题严重 | 第22页 |
·受教育权失显公平 | 第22-24页 |
·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| 第24页 |
·家庭社会教育问题突出 | 第24-25页 |
·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影响 | 第25-29页 |
·对农民工子女的影响 | 第26页 |
·对农民工家庭的影响 | 第26页 |
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对推进城镇化目标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困境的管理机制根源 | 第29-38页 |
·直接根源: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 | 第29-30页 |
·依户籍地就近入学的入学政策 | 第29页 |
·户籍其它附加功能的制约 | 第29-30页 |
·关键根源: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| 第30-32页 |
·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 | 第30-31页 |
·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| 第31-32页 |
·重要根源: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机制缺失 | 第32-35页 |
·统筹协调管理缺位 | 第32-33页 |
·监督约束机制缺失 | 第33-34页 |
·工作激励机制缺失 | 第34-35页 |
·其它根源: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缺失 | 第35-38页 |
·相关法律存在漏洞 | 第35-36页 |
·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| 第36页 |
·社会救助力量薄弱 | 第36-37页 |
·利益表达缺乏保障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| 第38-51页 |
·革新义务教育入学和学籍管理机制 | 第38-39页 |
·建立依居住地就近入学制度 | 第38页 |
·建立电子学籍管理系统 | 第38-39页 |
·创新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和经费筹措机制 | 第39-44页 |
·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| 第40-41页 |
·拓宽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| 第41-42页 |
·建立办学经费补助机制 | 第42-43页 |
·健全教育投资法律法规 | 第43-44页 |
·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工作机制 | 第44-47页 |
·建立有效的联动管理机制 | 第44-46页 |
·建立规范的监督约束机制 | 第46-47页 |
·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| 第47页 |
·建立健全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| 第47-51页 |
·法律保障机制 | 第48页 |
·物质保障机制 | 第48-49页 |
·社会救助机制 | 第49页 |
·诉求表达机制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1-54页 |
·结论 | 第51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51-52页 |
·进一步工作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