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元化企业事业部长的MBO考核
中文论文提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3页 |
·研究目的、范围和意义 | 第9页 |
·问题的提出与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·国外研究动态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0-12页 |
·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2页 |
·主要解决的问题 | 第12页 |
·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2 MBO考核理论综述 | 第13-23页 |
·MBO(目标管理)的概念 | 第13页 |
·MBO(目标管理)的优势 | 第13-14页 |
·MBO(目标管理)考核的流程 | 第14-23页 |
·绩效目标计划 | 第14-17页 |
·目标的组成 | 第15页 |
·目标的设定、分解与达成 | 第15-16页 |
·目标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| 第16-17页 |
·绩效指导与支持 | 第17-18页 |
·帮助实现“自我管理” | 第17页 |
·目标管理授权 | 第17-18页 |
·绩效检查与评估 | 第18-22页 |
·绩效检查 | 第18-19页 |
·绩效评估 | 第19-22页 |
·激励 | 第22-23页 |
3 事业部长MBO考核现状及问题 | 第23-33页 |
·多元化企业事业部制的特点 | 第23-25页 |
·多元化企业事业部长更适合采用MBO考核 | 第25-26页 |
·事业部长MBO考核目前存在的问题 | 第26-33页 |
·对事业部(部长)目标设定存在误区 | 第27-28页 |
·目标并非是事业部长主动愿意达成的 | 第27页 |
·目标并非是事业部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 | 第27页 |
·目标在事业部与其它部门间不协调统一 | 第27-28页 |
·事业部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不平衡 | 第28页 |
·事业部目标与事业部长目标不一致 | 第28页 |
·事业部目标数目过多而忽略重点目标 | 第28页 |
·对事业部长管理授权不到位 | 第28-30页 |
·总公司过度集权或分权 | 第29页 |
·对事业部长业务决策授权不充分 | 第29-30页 |
·事业部长MBO考核缺乏结果导向与有效激励 | 第30-33页 |
·总公司对事业部长考核与奖惩的主观控制 | 第30页 |
·总公司对事业部长业绩奖励的“打擦边球策略” | 第30-31页 |
·没有针对性使用结果导向的绩效考核表 | 第31页 |
·缺乏对考核结果评价的必要培训 | 第31页 |
·考核过程的形式化 | 第31页 |
·考核结果无反馈 | 第31-33页 |
4 事业部长MBO考核对策—以AT公司为例 | 第33-58页 |
·AT公司介绍 | 第33-38页 |
·公司概况 | 第33页 |
·事业部制下的组织机构设置 | 第33-35页 |
·主营业务及经营业绩 | 第35-38页 |
·主营业务 | 第35页 |
·经营业绩 | 第35-38页 |
·AT公司事业部长MBO考核的现状 | 第38-47页 |
·MBO考核的引进 | 第38-39页 |
·实施MBO前的文案准备工作 | 第39-40页 |
·事业部工作目标的设定 | 第40-41页 |
·总公司对事业部项目运行的监管 | 第41-42页 |
·总公司对事业部机构的增设、撤并与经常性调整 | 第42-44页 |
·对事业部长的年度考核 | 第44-46页 |
·对事业部长的业绩奖励 | 第46-47页 |
·AT公司事业部长MBO考核的主要问题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事业部长被迫接受不合理的目标 | 第47-48页 |
·事业部长缺少应有的权限和资源来完成目标 | 第48-49页 |
·没有按目标结果进行客观考评与绩效兑现 | 第49-50页 |
·AT公司改进事业部长MBO考核的对策及建议 | 第50-58页 |
·取得总公司高层领导支持 | 第50-51页 |
·组织MBO考核强化培训 | 第51页 |
·按照MBO理念进行目标设定 | 第51-53页 |
·充分授予事业部长以业务决策权 | 第53页 |
·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事业部长业绩评价原则 | 第53-55页 |
·客观性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 | 第53-54页 |
·落实绩效反馈与绩效结果兑现 | 第54-55页 |
·适时按需地为事业部长提供组织保障与资源支持 | 第55-58页 |
·组织保障 | 第55-56页 |
·资源支持 | 第56-58页 |
5 结论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63-64页 |
详细摘要 | 第6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