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

多元化企业事业部长的MBO考核

中文论文提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1 引言第9-13页
   ·研究目的、范围和意义第9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与选题背景第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-12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动态第9-10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动态第10-12页
   ·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·论文结构安排第12页
   ·主要解决的问题第12页
   ·创新点第12-13页
2 MBO考核理论综述第13-23页
   ·MBO(目标管理)的概念第13页
   ·MBO(目标管理)的优势第13-14页
   ·MBO(目标管理)考核的流程第14-23页
     ·绩效目标计划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·目标的组成第15页
       ·目标的设定、分解与达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·目标计划应遵循的原则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绩效指导与支持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·帮助实现“自我管理”第17页
       ·目标管理授权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绩效检查与评估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·绩效检查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·绩效评估第19-22页
     ·激励第22-23页
3 事业部长MBO考核现状及问题第23-33页
   ·多元化企业事业部制的特点第23-25页
   ·多元化企业事业部长更适合采用MBO考核第25-26页
   ·事业部长MBO考核目前存在的问题第26-33页
     ·对事业部(部长)目标设定存在误区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·目标并非是事业部长主动愿意达成的第27页
       ·目标并非是事业部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第27页
       ·目标在事业部与其它部门间不协调统一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·事业部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不平衡第28页
       ·事业部目标与事业部长目标不一致第28页
       ·事业部目标数目过多而忽略重点目标第28页
     ·对事业部长管理授权不到位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·总公司过度集权或分权第29页
       ·对事业部长业务决策授权不充分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事业部长MBO考核缺乏结果导向与有效激励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·总公司对事业部长考核与奖惩的主观控制第30页
       ·总公司对事业部长业绩奖励的“打擦边球策略”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·没有针对性使用结果导向的绩效考核表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缺乏对考核结果评价的必要培训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考核过程的形式化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考核结果无反馈第31-33页
4 事业部长MBO考核对策—以AT公司为例第33-58页
   ·AT公司介绍第33-38页
     ·公司概况第33页
     ·事业部制下的组织机构设置第33-35页
     ·主营业务及经营业绩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·主营业务第35页
       ·经营业绩第35-38页
   ·AT公司事业部长MBO考核的现状第38-47页
     ·MBO考核的引进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实施MBO前的文案准备工作第39-40页
     ·事业部工作目标的设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总公司对事业部项目运行的监管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总公司对事业部机构的增设、撤并与经常性调整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对事业部长的年度考核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对事业部长的业绩奖励第46-47页
   ·AT公司事业部长MBO考核的主要问题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 ·事业部长被迫接受不合理的目标第47-48页
     ·事业部长缺少应有的权限和资源来完成目标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没有按目标结果进行客观考评与绩效兑现第49-50页
   ·AT公司改进事业部长MBO考核的对策及建议第50-58页
     ·取得总公司高层领导支持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组织MBO考核强化培训第51页
     ·按照MBO理念进行目标设定第51-53页
     ·充分授予事业部长以业务决策权第53页
     ·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事业部长业绩评价原则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·客观性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·落实绩效反馈与绩效结果兑现第54-55页
     ·适时按需地为事业部长提供组织保障与资源支持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·组织保障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·资源支持第56-58页
5 结论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3-64页
详细摘要第64-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传媒行业企业文化变革研究
下一篇:品牌个性的实证研究--电信重组后“新联通”的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