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课程在特色学校的地位研究--以昆明市外国语学校历史教学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7-13页 |
一 选题的由来 | 第7页 |
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7-8页 |
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8-11页 |
四 课题研究的方法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外语特色学校的形成与发展 | 第13-22页 |
第一节 相关学术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一、特色 | 第13页 |
二、特色学校 | 第13-14页 |
三、外语特色学校 | 第14页 |
第二节 特色学校的内涵及意义 | 第14-17页 |
一、特色学校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二、特色学校的构成要素 | 第15-16页 |
三、特色学校的创办意义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外语特色学校的形成 | 第17-19页 |
一、近代外语特色学校 | 第17-18页 |
二、现代外语特色学校 | 第18页 |
三、改革开放以来的外语特色学校 | 第18-19页 |
第四节 外语特色学校的发展 | 第19-22页 |
一、外语学校的现状 | 第19页 |
二、外语学校的困境 | 第19-20页 |
三、外语学校的发展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历史教学地位 | 第22-39页 |
第一节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的成立与发展 | 第22-24页 |
一、学校概况 | 第22-23页 |
二、学校特色 | 第23-24页 |
三、对外交流 | 第24页 |
第二节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的课程设置 | 第24-32页 |
一、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 | 第25-31页 |
二、存在问题 | 第31-32页 |
三、问题的成因 | 第32页 |
第三节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的历史教学现状调查 | 第32-36页 |
一、从课程设置、课时安排分析历史教学地位 | 第32-33页 |
二、从学生调查问卷分析历史教学地位 | 第33-35页 |
三、从教师访谈分析历史教学地位 | 第35-36页 |
第四节 历史教学困境的成因 | 第36-39页 |
一、现实价值取向决定学科的地位 | 第36-37页 |
二、"受应试教育"体制的影响 | 第37页 |
三、历史教材的陈旧和历史教学目的的不明确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历史教学在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的突破 | 第39-47页 |
第一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| 第39-41页 |
一、小班教学 | 第39页 |
二、变革学制 | 第39-40页 |
三、引进优势资源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历史教学地位的提高 | 第41-42页 |
一、历史课堂必须有情趣 | 第41页 |
二、教师在讲授过程中,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| 第41-42页 |
三、教学要注意服务现实 | 第42页 |
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突破 | 第42-44页 |
一、与外语组联合教研 | 第42页 |
二、开展一系列历史课外活动课 | 第42-43页 |
三、进行双语教学 | 第43-44页 |
第四节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的发展 | 第44-47页 |
一、扩大招生规模,提高生源质量 | 第44-45页 |
二、突出外语特色,提高学校品牌 | 第45页 |
三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| 第45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资料 | 第48-50页 |
后记 | 第50-51页 |
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