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规训到解放--论作文真实表达的实现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8-17页 |
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第二节 相关研究述评 | 第10-12页 |
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6页 |
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作文非真实表达现象 | 第17-26页 |
第一节 主题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情感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材料 | 第20-22页 |
第四节 写作行为 | 第22-26页 |
第二章 作文非真实表达成因 | 第26-46页 |
第一节 写作源泉——规训化管理 | 第26-32页 |
第二节 写作情感——规范化裁决 | 第32-37页 |
第三节 写作立意——定向指导 | 第37-46页 |
第三章 作文真实表达之路 | 第46-58页 |
第一节 真实的内涵 | 第46-49页 |
第二节 真实表达的判断 | 第49-54页 |
第三节 真实表达与虚构、模仿的关系 | 第54-58页 |
第四章 作文真实表达的实现 | 第58-76页 |
第一节 文化生存环境的解放——开发写作资源 | 第58-64页 |
第二节 生活世界的回归——拓展写作空间 | 第64-69页 |
第三节 民主对话式教学——搭建写作平台 | 第69-76页 |
结语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2页 |
后记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