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铃薯为原料茁霉多糖的发酵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文献综述 | 第9-23页 |
1 前言 | 第23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3-36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3-24页 |
·材料 | 第23-24页 |
·试剂 | 第24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菌株活化与纯化 | 第24页 |
·孢子悬液配制 | 第24页 |
·种子制备 | 第24-25页 |
·发酵方法 | 第25页 |
·培养基 | 第25-27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27-31页 |
·发酵状态曲线 | 第27-28页 |
·培养条件单因素试验 | 第28页 |
·培养条件正交试验 | 第28页 |
·营养条件单因素试验 | 第28-31页 |
·菌株发酵条件均匀试验设计 | 第31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31-36页 |
·生物量和多糖含量的测定 | 第31-32页 |
·色素的测定 | 第32页 |
·pH的测定 | 第32页 |
·残糖测定 | 第32-33页 |
·马铃薯中淀粉含量测定 | 第33页 |
·马铃薯淀粉回收率测定 | 第33-34页 |
·DE值计算 | 第34-35页 |
·统计分析方法 | 第35-36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6-58页 |
·出发菌株D_1-11的发酵状态曲线 | 第36-37页 |
·茁霉多糖发酵培养条件单因素试验 | 第37-40页 |
·不同装液量的选择 | 第37页 |
·不同初始pH值的选择 | 第37-38页 |
·不同接种量的选择 | 第38-39页 |
·不同培养温度的选择 | 第39-40页 |
·茁霉多糖发酵培养条件正交试验 | 第40-42页 |
·正交试验直观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验证试验 | 第42页 |
·茁霉多糖发酵工艺碳源的选择 | 第42-54页 |
·碳源制备工艺 | 第42-52页 |
·茁霉多糖发酵碳源单因素试验 | 第52-54页 |
·茁霉多糖发酵二价阳离子单因素试验 | 第54-55页 |
·二价阳离子的选择 | 第54页 |
·二价阳离子浓度的选择 | 第54-55页 |
·菌株发酵条件均匀试验 | 第55-58页 |
4 讨论 | 第58-61页 |
·D_1-11生长曲线 | 第58页 |
·培养条件筛选 | 第58-59页 |
·D_1-11最适装液量 | 第58页 |
·D_1-11最适初始pH | 第58-59页 |
·D_1-11最适接种量 | 第59页 |
·D_1-11最适温度 | 第59页 |
·营养条件筛选 | 第59-61页 |
·碳源对茁霉多糖发酵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二价阳离子对茁霉多糖发酵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5 结论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70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0-71页 |
导师简介 | 第71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