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1 绪论 | 第7-10页 |
| ·有限元分析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| 第7-8页 |
| ·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| 第8-9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| 第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-10页 |
| 2 有限元法简介 | 第10-16页 |
| ·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 | 第10-12页 |
| ·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| 第10页 |
| ·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 | 第10-12页 |
| ·ANSYS Workbench简介 | 第12-15页 |
| ·强大的装配体自动分析功能 | 第13页 |
| ·自动化网格划分功能 | 第13页 |
| ·协同的多物理场分析环境及行业化定制功能 | 第13-15页 |
| ·快捷的优化工具DesignXplorer | 第1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| 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16-22页 |
| ·引言 | 第16-17页 |
| ·万向节结构特点 | 第17-20页 |
| ·十字轴万向节 | 第17页 |
| ·准等速万向节 | 第17-18页 |
| ·等速万向节 | 第18-20页 |
| ·挠性万向节 | 第20页 |
| ·等速万向节实体模型结构简化 | 第20-21页 |
| ·万向节装配体的重构 | 第2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| 4 等速万向节静力学分析 | 第22-36页 |
| ·前处理 | 第22-27页 |
| ·添加各零件的材料特性参数 | 第22页 |
| ·设定接触选项 | 第22-24页 |
| ·模型的网格划分 | 第24-25页 |
| ·选择静力学分析 | 第25页 |
| ·载荷与边界条件 | 第25-27页 |
| ·静力学分析 | 第27-31页 |
| ·求解设置 | 第27页 |
| ·球笼式万向节分析结果 | 第27-30页 |
| ·三球销式万向节分析结果 | 第30-31页 |
| ·等速万向节接触应力理论计算 | 第31-35页 |
| ·球笼式万向节接触应力计算 | 第31-33页 |
| ·三球销式万向节接触应力计算 | 第33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5 万向节疲劳分析 | 第36-43页 |
| ·疲劳概述 | 第36-37页 |
| ·疲劳定义 | 第36-37页 |
| ·疲劳分类 | 第37页 |
| ·ANSYS Workbench疲劳仿真分析基本过程 | 第37-42页 |
| ·材料特性的设定 | 第37-38页 |
| ·平均应力纠错方法的确定 | 第38-40页 |
| ·对称循环下的荷载谱 | 第40页 |
| ·疲劳分析结果 | 第40-4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6 等速万向节优化设计 | 第43-50页 |
| ·优化设计概述 | 第43-44页 |
| ·基于CAE技术的优化设计 | 第44-46页 |
| ·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| 第44页 |
| ·优化设计的分类 | 第44-45页 |
| ·AWE优化设计的分析步骤 | 第45-46页 |
| ·球笼式万向节优化设计 | 第46-47页 |
| ·三球销式万向节优化设计 | 第47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| 结论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3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