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私营企业主的社会网络研究--基于国内四地区中小私营企业主的访谈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4页 |
第一节 研究缘起 | 第12-16页 |
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| 第16-2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6-20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| 第21-2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结构安排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| 第24-49页 |
第一节 社会网络及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| 第24-34页 |
·社会网络 | 第24-26页 |
·社会资本 | 第26-29页 |
·企业主社会网络 | 第29-34页 |
第二节 理论回顾与文献评述 | 第34-43页 |
·社会网络研究的形成和发展 | 第34页 |
·社会网络的主要理论 | 第34-37页 |
·社会网络的形成与演进模式 | 第37-39页 |
·企业主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研究 | 第39-40页 |
·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的发展历史回顾 | 第40-43页 |
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手段 | 第43-49页 |
·基本假设 | 第43-44页 |
·研究手段 | 第44-47页 |
·分析框架 | 第47-49页 |
第三章 案例分析:贵人网络的结构特征 | 第49-86页 |
第一节 贵人网络概念 | 第49-56页 |
·企业主关系网络的研究视角 | 第49-53页 |
·贵人网络概念的提出 | 第53-55页 |
·贵人网络的真实存在 | 第55-56页 |
第二节 贵人网络的特征 | 第56-86页 |
·贵人网络的整体特征 | 第56-59页 |
·贵人网络的动态过程 | 第59-69页 |
·贵人网络的地区差异 | 第69-71页 |
·贵人的组成分类 | 第71-77页 |
·贵人网络的类型 | 第77-86页 |
第四章 理论探讨:贵人网络的深度分析 | 第86-105页 |
第一节 贵人网络的形成原因 | 第86-94页 |
·社会结构背景 | 第86-90页 |
·文化心理根源 | 第90-94页 |
第二节 贵人网络的现实功能 | 第94-97页 |
·资源匮乏下的资源集聚效应 | 第94-95页 |
·信息优势效应 | 第95页 |
·低交易成本效应 | 第95页 |
·制度缺失下的制度替代效应 | 第95-96页 |
·巩固和扩展货源及营销渠道 | 第96页 |
·政府保护效应 | 第96-97页 |
第三节 贵人网络的变化趋势 | 第97-105页 |
·关系成本的变化 | 第97-101页 |
·贵人结构的变化 | 第101-103页 |
·评价标准的变化 | 第103-105页 |
第五章 合理建构:贵人网络的有效利用 | 第105-122页 |
第一节 贵人网络的合理建构 | 第105-112页 |
·企业主网络能力的拓展 | 第105-110页 |
·企业主创新精神的培养 | 第110-112页 |
第二节 贵人网络的运作导向 | 第112-113页 |
·资金供给的持续化 | 第112页 |
·网络路径的多元化 | 第112-113页 |
·开放式的企业主贵人网络 | 第113页 |
第三节 贵人网络的风险规避 | 第113-122页 |
·贵人网络与潜规则 | 第113-117页 |
·规避贵人网络的风险 | 第117-122页 |
结束语 贵人网络:中国化的社会资本战略实践 | 第122-130页 |
第一部分 全文总结 | 第122-123页 |
第二部分 观点与命题 | 第123-124页 |
第三部分 启示与展望 | 第124-1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0-135页 |
致谢 | 第135-137页 |
附录: 贵人网络结构式访谈提纲 | 第137-13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39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