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第一节 写作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一、国外关于企业年金研究概况 | 第11-13页 |
二、国内关于企业年金研究概况 | 第13-15页 |
第三节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第四节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现阶段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状况 | 第17-27页 |
第一节 企业年金概述 | 第17-23页 |
一、企业年金的概念 | 第17-19页 |
二、企业年金的基本类型 | 第19-23页 |
第二节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运行现状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4-27页 |
一、缺乏有效的监管部门协调机制 | 第24页 |
二、缺乏系统的税收优惠政策 | 第24-25页 |
三、企业承担的各类保险负担重 | 第25页 |
四、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渠道不畅 | 第25-26页 |
五、对企业年金的认识不到位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部分国家企业年金制度简介及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7-33页 |
第一节 部分国家企业年金制度简介 | 第27-28页 |
一、美国企业年金制度 | 第27页 |
二、英国企业年金制度 | 第27-28页 |
三、澳大利亚企业年金制度 | 第28页 |
第二节 部分国家企业年金制度的主要发展趋势 | 第28-29页 |
一、缴费确定型模式逐渐成为企业年金计划的主流 | 第28-29页 |
二、“名义账户”制(NDC)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| 第29页 |
三、民营化、市场化管理成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主流 | 第29页 |
第三节 部分国家企业年金制度安排与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9-33页 |
第四章 A 公司现有企业年金制度运行评价 | 第33-39页 |
第一节 A 公司基本情况 | 第33-34页 |
一、公司简介 | 第33页 |
二、公司人员结构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目前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模式 | 第34-37页 |
一、A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简介 | 第34页 |
二、A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管理办法 | 第34-37页 |
第三节 现行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A 公司企业年金新模式设计 | 第39-60页 |
第一节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模式的分类 | 第39-45页 |
一、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服务主体 | 第39-42页 |
二、分类标准——以受托人为出发点 | 第42-43页 |
三、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模式的分类方法 | 第43-45页 |
第二节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模式分析 | 第45-48页 |
一、法人受托全分拆模式 | 第45-47页 |
二、理事会受托全分拆模式 | 第47-48页 |
第三节 不同类型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模式选择 | 第48-51页 |
一、企业年金选择的模式 | 第48-49页 |
二、不同类型企业选择企业年金模式建议 | 第49-51页 |
第四节 A 公司企业年金方案设计 | 第51-60页 |
一、基本原则 | 第51-52页 |
二、实施的基本条件和范围 | 第52-53页 |
三、资金筹集和缴费办法 | 第53-55页 |
四、账户管理 | 第55-56页 |
五、基金管理 | 第56-57页 |
六、待遇计发和支付方式 | 第57-58页 |
七、组织管理和监督 | 第58-59页 |
八、方案的修改和中止 | 第59-6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