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

任务特征、动机及能力对大学生事后偏差的影响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前言第11-13页
1 文献综述第13-30页
   ·事后偏差的理论解释第14-20页
     ·认知理论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元认知理论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动机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20页
   ·事后偏差的普遍性研究第20-25页
     ·跨领域的普遍性第21-24页
     ·跨文化的普遍性第24页
     ·跨感觉通道的普遍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25页
   ·事后偏差的个体差异研究第25-27页
     ·个人特质第25页
     ·能力变量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年龄因素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27页
   ·去事后偏差研究第27-30页
     ·反事实推理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指导语操控第28页
     ·贬损反馈信息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29-30页
2 问题提出第30-34页
   ·大学生语音事后偏差第30页
   ·事后偏差的理论解释第30页
   ·语音事后偏差的影响因素第30-34页
     ·任务特征对语音事后偏差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动机对语音事后偏差的影响第32页
     ·能力对语音事后偏差的影响第32-34页
3 实验研究第34-48页
   ·实验一研究范式和任务难度对大学生语音事后偏差的影响第34-37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与假设第34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34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36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36-37页
   ·实验二刺激呈现方式对大学生语音事后偏差的影响第37-40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和假设第37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37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39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39-40页
   ·实验三动机对大学生语音事后偏差的影响第40-43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和假设第40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40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40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42-43页
   ·实验四判断者能力特征对大学生语音事后偏差的影响第43-46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和假设第43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43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43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45-46页
   ·实验五被判断者能力特征对大学生语音事后偏差的影响第46-48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与假设第46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4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47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47-48页
4 综合讨论第48-50页
   ·事后偏差的普遍性第48页
   ·事后偏差的影响因素第48-50页
5 研究结果的意义、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第50-52页
   ·研究结果的意义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第50页
     ·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第50-51页
   ·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第51-52页
6 主要研究结论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9页
附录第59-66页
后记第66-68页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欧盟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政策研究
下一篇: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