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1 研究背景 | 第10-24页 |
1.1 校园欺凌 | 第10-14页 |
1.1.1 校园欺凌界定 | 第10-11页 |
1.1.2 校园欺凌主要类型 | 第11页 |
1.1.3 校园欺凌中的角色行为 | 第11-12页 |
1.1.4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2 校园欺凌相关研究 | 第14-18页 |
1.2.1 现状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2.2 成因和危害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2.3 干预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3 校园欺凌旁观者行为和策略 | 第18-22页 |
1.3.1 旁观者行为分类及作用 | 第18页 |
1.3.2 旁观者行为研究理论 | 第18-19页 |
1.3.3 旁观者介入行为及测量 | 第19-20页 |
1.3.4 旁观者介入策略及测量 | 第20-21页 |
1.3.5 旁观者行为影响因素 | 第21-22页 |
1.4 欺凌角色行为与旁观者介入行为和策略的相关研究 | 第22-24页 |
1.4.1 欺凌角色行为与旁观者介入行为的相关研究 | 第22-23页 |
1.4.2 欺凌角色行为与旁观者介入策略的相关研究 | 第23-24页 |
2 研究构思 | 第24-28页 |
2.1 现有研究不足 | 第24-25页 |
2.2 研究问题和假设 | 第25-26页 |
2.2.1 研究问题 | 第25-26页 |
2.2.2 研究假设 | 第26页 |
2.3 研究意义 | 第26-27页 |
2.4 研究框架 | 第27-28页 |
3 研究结果 | 第28-64页 |
3.1 研究一:中小学生欺凌角色行为现状调查 | 第28-38页 |
3.1.1 研究目的 | 第28页 |
3.1.2 研究方法 | 第28-29页 |
3.1.3 研究结果 | 第29-38页 |
3.1.4 研究小结 | 第38页 |
3.2 研究二:中小学生欺凌角色行为与旁观者介入行为的关系 | 第38-48页 |
3.2.1 研究目的 | 第38页 |
3.2.2 研究方法 | 第38-39页 |
3.2.3 研究结果 | 第39-48页 |
3.2.4 研究小结 | 第48页 |
3.3 研究三:中小学生欺凌角色行为与旁观者介入策略的关系 | 第48-64页 |
3.3.1 研究目的 | 第48页 |
3.3.2 研究方法 | 第48-49页 |
3.3.3 研究结果 | 第49-62页 |
3.3.4 研究小结 | 第62-64页 |
4 讨论 | 第64-71页 |
4.1 中小学生校园欺凌角色行为的发展特点 | 第64-65页 |
4.2 中小学生欺凌旁观者介入行为的发展特点 | 第65页 |
4.3 中小学生欺凌旁观者介入策略的发展特点 | 第65-66页 |
4.4 中小学生欺凌角色行为与旁观者介入行为的关系 | 第66-68页 |
4.5 中小学生欺凌角色行为与旁观者介入策略的关系 | 第68-69页 |
4.6 对策建议 | 第69-71页 |
5 研究不足及展望 | 第71-72页 |
6 结论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