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0-13页 |
1.2.1 储能系统发展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锂电池管理系统(BMS)发展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磷酸铁锂电池特性研究 | 第14-30页 |
2.1 磷酸铁锂电池 | 第14-16页 |
2.1.1 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14-15页 |
2.1.2 电池性能参数 | 第15-16页 |
2.2 锂电池特性测试 | 第16-24页 |
2.2.1 OCV-SOC特性 | 第17-22页 |
2.2.2 容量特性 | 第22-24页 |
2.3 SOC估算 | 第24-29页 |
2.3.1 常用锂电池SOC算法 | 第24-25页 |
2.3.2 船用锂电池储能系统SOC估算 | 第25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船用储能系统总体结构及故障树模型 | 第30-44页 |
3.1 船用环境下锂电池的安全及性能影响因素 | 第30-33页 |
3.1.1 环境因素 | 第30-31页 |
3.1.2 电池性能 | 第31-33页 |
3.2 船用锂电池储能系统 | 第33-35页 |
3.2.1 储能系统总体设计 | 第33-34页 |
3.2.2 BMS需求分析及结构设计 | 第34-35页 |
3.3 锂电池储能系统故障树模型 | 第35-42页 |
3.3.1 储能单元 | 第37-39页 |
3.3.2 电池管理系统 | 第39-41页 |
3.3.3 充放电主回路 | 第41-42页 |
3.4 储能系统故障诊断 | 第42-43页 |
3.4.1 故障类别及等级划分 | 第42页 |
3.4.2 故障处理办法 | 第42-43页 |
3.4.3 故障诊断流程 | 第4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| 第44-56页 |
4.1 BMU和BCU功能划分 | 第44-46页 |
4.1.1 BMU模块功能 | 第44-45页 |
4.1.2 BCU模块功能 | 第45-46页 |
4.2 BMU硬件电路 | 第46-52页 |
4.2.1 CPU选型及外围电路 | 第46-47页 |
4.2.2 电源电路 | 第47-48页 |
4.2.3 总电流检测电路 | 第48-50页 |
4.2.4 电池组总电压检测电路 | 第50-51页 |
4.2.5 通信电路 | 第51-52页 |
4.3 BCU硬件电路 | 第52-55页 |
4.3.1 STM32F103ZE与LTC6802-2通信电路 | 第52-53页 |
4.3.2 电压采样电路 | 第53页 |
4.3.3 均衡控制模块电路 | 第53-54页 |
4.3.4 温度采样电路 | 第54-5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5章 电池管理系统软件及监控单元设计 | 第56-77页 |
5.1 BMU软件 | 第56-64页 |
5.1.1 主程序流程图 | 第56-57页 |
5.1.2 系统初始化子程序 | 第57页 |
5.1.3 系统启动检测程序 | 第57-58页 |
5.1.4 数据采集子程序 | 第58-59页 |
5.1.5 CAN通信程序 | 第59-62页 |
5.1.6 SOC估算子程序 | 第62-64页 |
5.1.7 安全监控及故障诊断子程序 | 第64页 |
5.2 BCU软件 | 第64-69页 |
5.2.1 主程序流程图 | 第64-65页 |
5.2.2 系统初始化子程序 | 第65-66页 |
5.2.3 系统启动检测程序 | 第66-67页 |
5.2.4 数据采集子程序 | 第67-69页 |
5.3 系统监测单元 | 第69-73页 |
5.3.1 监测单元结构 | 第69-70页 |
5.3.2 船端远程监测中心 | 第70-72页 |
5.3.3 岸端远程监视中心 | 第72-73页 |
5.4 系统调试 | 第73-76页 |
5.4.1 采样精度 | 第74-75页 |
5.4.2 通信测试 | 第75页 |
5.4.3 岸端远程监视 | 第75-7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6.1 工作总结 | 第77页 |
6.2 后期展望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