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选题缘由 | 第9-10页 |
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四节 跨文化适应的研究综述 | 第11-16页 |
一、国外跨文化适应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二、国内跨文化适应的研究 | 第12-16页 |
第二章 赴泰高教委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调查分析 | 第16-34页 |
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| 第16-19页 |
一、调查对象 | 第16-17页 |
二、调查方法 | 第17-18页 |
(一)文献资料法 | 第17页 |
(二)调查问卷法 | 第17页 |
(三)访谈法 | 第17-18页 |
三、调查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19-34页 |
一、赴泰高教委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基本信息调查结果分析 | 第19-25页 |
(一)性别 | 第19-20页 |
(二)年龄和学历 | 第20-21页 |
(三)专业分布 | 第21-22页 |
(四)外派经历和教学机构 | 第22页 |
(五)外语水平 | 第22-24页 |
(六)国家汉办培训经历 | 第24-25页 |
二、赴泰高教委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的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5-34页 |
(一)生活适应情况分析 | 第25-28页 |
(二)工作适应情况分析 | 第28-31页 |
(三)人际关系适应情况分析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赴泰高教委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 | 第34-47页 |
第一节 影响高教委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的外部因素 | 第34-43页 |
一、生活环境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二、工作环境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三、文化距离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四、歧视与偏见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五、汉办培训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第二节 影响高教委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内部因素 | 第43-47页 |
一、应对策略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二、语言水平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提高赴泰高教委志愿者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对策 | 第47-52页 |
第一节 对赴泰高教委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建议 | 第47-49页 |
一、培养跨文化意识 | 第47-48页 |
二、加强语言学习 | 第48页 |
三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 | 第48-49页 |
第二节 对中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管理部门的建议 | 第49-50页 |
一、改善性别分布,调整专业比例 | 第49页 |
二、改善培训模式,丰富课程内容 | 第49-50页 |
第三节 对任教单位的建议 | 第50-52页 |
一、完善教学设备 | 第50页 |
二、完善校内制度建设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附录 | 第55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