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| 第11-16页 |
1.2.1 漩涡发放抑制措施研究现状与进展 | 第11-13页 |
1.2.2 计算流体力学研究现状与发展 | 第13-15页 |
1.2.3 湍流模型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 本文主要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格子玻尔兹曼法及大涡模拟理论 | 第18-30页 |
2.1 格子玻尔兹曼法的发展历程 | 第18-19页 |
2.2 格子玻尔兹曼法的基础理论 | 第19-26页 |
2.2.1 LBGK近似的格子玻尔兹曼法 | 第19-24页 |
2.2.2 一种广义格子玻尔兹曼法——多松弛时间格子玻尔兹曼法 | 第24-26页 |
2.3 大涡数值模拟方法(Largeeddy Simulation) | 第26-29页 |
2.3.1 大涡模拟Smagorinsky亚格子模型 | 第26-27页 |
2.3.2 大涡模拟(LES)与格子玻尔兹曼法的结合 | 第27页 |
2.3.3 大涡模拟的近壁处理 | 第27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格子玻尔兹曼法的并行程序实现 | 第30-54页 |
3.1 格子玻尔兹曼法的流域初始化 | 第30页 |
3.2 格子玻尔兹曼法的边界 | 第30-35页 |
3.2.1 自由滑移边界条件 | 第30-31页 |
3.2.2 出入口边界条件 | 第31-32页 |
3.2.3 复杂壁面边界条件 | 第32-34页 |
3.2.4 壁面流体作用力的计算方法 | 第34-35页 |
3.3 改进多块网格的交界结构 | 第35-39页 |
3.3.1 粗细网格分布函数转化方程 | 第36-37页 |
3.3.2 改进后交叠排布结构 | 第37-39页 |
3.4 基于Fortran的格子玻尔兹曼法程序的程序实现 | 第39-44页 |
3.4.1 数值程序流程简介 | 第39-43页 |
3.4.2 基于OpenMP的并行优化 | 第43-44页 |
3.5 程序数值验证 | 第44-53页 |
3.5.1 结合多块网格模块的MRT-LBM代码验证 | 第44-51页 |
3.5.2 结合Smagorinsky亚格子模型的MRT-LBM代码验证 | 第51-53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圆柱后驻点射流对漩涡发放的影响 | 第54-70页 |
4.1 计算模型 | 第54-55页 |
4.2 低雷诺数状态下射流对圆柱的影响 | 第55-62页 |
4.2.1 计算流域设置 | 第55-56页 |
4.2.2 不同射流流速的数值计算结果 | 第56-58页 |
4.2.3 算例流场图线分析 | 第58-62页 |
4.3 湍流状态下射流对圆柱的影响 | 第62-67页 |
4.3.1 计算流域设置 | 第62-63页 |
4.3.2 不同射流流速计算结果 | 第63-64页 |
4.3.3 算例流场图线分析 | 第64-6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7-70页 |
第5章 圆柱前驻点射流对漩涡发放的影响 | 第70-78页 |
5.1 计算模型 | 第70页 |
5.2 计算流域设置 | 第70-71页 |
5.3 不同射流流速计算结果 | 第71-73页 |
5.4 算例流场图线分析 | 第73-7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结论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8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2页 |
附录A | 第92-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