蒋伯潜语文教育思想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7-10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7-8页 |
二、研究综述 | 第8-9页 |
三、研究设想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蒋伯潜语文教育思想产生的渊源 | 第10-15页 |
第一节 社会文化背景 | 第10-13页 |
一、社会思想背景 | 第10页 |
二、教育发展背景 | 第10-11页 |
三、学科教育背景 | 第11-13页 |
第二节 个人实践经历 | 第13-15页 |
一、学习经历 | 第13页 |
二、教学实践 | 第13-14页 |
三、编辑实践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蒋伯潜语文教育思想解读 | 第15-37页 |
第一节 语文课程观 | 第15-17页 |
一、课程观的内容 | 第15-16页 |
二、课程观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语文教材观 | 第17-20页 |
一、教材观的内容 | 第17-19页 |
二、教材观特点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语文教学观 | 第20-33页 |
一、教学观的内容 | 第20-28页 |
二、教学观的特点 | 第28-33页 |
第四节 语文教师观 | 第33-37页 |
一、教师观的内容 | 第33-35页 |
二、教师观的特点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蒋伯潜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| 第37-49页 |
第一节 语文课程观的启示 | 第37-39页 |
一、“工具性”与“人文性”辩证统一 | 第37-38页 |
二、重视文学教育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语文教材观的启示 | 第39-41页 |
—、教材内容凸显知识结构 | 第39-40页 |
二、立足学情使用教材 | 第40-41页 |
第三节 语文教学观的启示 | 第41-46页 |
一、自学与教学相互促进 | 第41-42页 |
二、重视课外学习指导 | 第42-44页 |
三、注重运用比较法 | 第44-45页 |
四、以学生为中心 | 第45-46页 |
第四节 语文教师观的启示 | 第46-49页 |
一、提高教师的素养 | 第46-47页 |
二、鼓励终身学习 | 第47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