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DINA模型的初中“化学用语”认知诊断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6-19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3 研究设计 | 第18-19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19-21页 |
1.4.1 理论意义 | 第19页 |
1.4.2 实践意义 | 第19-21页 |
2 基本理论 | 第21-29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21-25页 |
2.1.1 认知诊断基本概念 | 第21-22页 |
2.1.2 Q矩阵理论 | 第22-25页 |
2.2 DINA认知诊断模型 | 第25-29页 |
2.2.1 DINA模型简介 | 第25-27页 |
2.2.2 DINA模型与属性层级关系 | 第27-29页 |
3 编制初中“化学用语”认知诊断测验试卷 | 第29-45页 |
3.1 初中“化学用语”认知属性和层级关系 | 第29-34页 |
3.1.1 确定认知属性并建立属性层级关系 | 第29-33页 |
3.1.2 验证并完善认知属性和层级关系 | 第33-34页 |
3.2 编制预测验认知诊断试题 | 第34-40页 |
3.2.1 建立理想掌握模式 | 第34-36页 |
3.2.2 建立测验Q矩阵 | 第36-38页 |
3.2.3 编制预测验试卷 | 第38-40页 |
3.3 实施认知诊断预测试 | 第40-45页 |
3.3.1 预测试的实施 | 第40页 |
3.3.2 数据采集与答案判定 | 第40-42页 |
3.3.3 预测分析与终测试卷的形成 | 第42-45页 |
4 初中“化学用语”认知诊断测试的实施 | 第45-54页 |
4.1 测试学校概况 | 第45页 |
4.2 测验数据收集 | 第45-47页 |
4.3 测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47-54页 |
4.3.1 测验数据预处理 | 第47-48页 |
4.3.2 被试得分概况 | 第48-50页 |
4.3.3 部分项目类型作答情况 | 第50-54页 |
5 初中“化学用语”认知诊断结果分析 | 第54-66页 |
5.1 测验数据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1.1 DINA模型项目参数估计 | 第54页 |
5.1.2 DINA模型项目拟合 | 第54-55页 |
5.2 被试属性掌握模式识别与掌握概率 | 第55-58页 |
5.2.1 MAP算法识别被试掌握模式 | 第55-57页 |
5.2.2 被试认知属性掌握概率 | 第57-58页 |
5.3 被试属性掌握模式分析 | 第58-66页 |
5.3.1 被试主要属性掌握模式 | 第58-59页 |
5.3.2 不同学校被试的属性掌握模式 | 第59-63页 |
5.3.3 相同得分被试的属性掌握模式 | 第63-64页 |
5.3.4 相同属性掌握模式的被试得分情况 | 第64-66页 |
6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66-71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6-68页 |
6.2 反思与展望 | 第68-71页 |
6.2.1 研究反思 | 第68-69页 |
6.2.2 研究展望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附录 | 第75-8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