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特种铁路论文--城市铁路、市郊铁路论文

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布局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3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城市轨道交通的兴起和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布局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技术路线第19-20页
    1.5 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第2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城市轨道交通概念的界定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土地利用概念的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土地集约化利用理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“源流”关系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城市轨道交通的廊道效应理论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6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的影响因素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7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成因及影响要素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8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的思路与流程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9 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相关理论第30-32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32-34页
2 既有特征线路与沿线土地利用关系分析第34-83页
    2.1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34页
    2.2 北京市不同客流轨道沿线用地实例分析第34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北京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用地分析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北京轨道交通7号线沿线用地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北京轨道交通房山线沿线用地分析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北京市三条研究线路纵向对比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2.3 上海不同客流轨道沿线用地实例分析第52-6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用地分析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沿线用地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沿线用地分析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上海市三条研究线路纵向对比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2.4 北京市与上海市类似特征线路对比分析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各线路承载量对比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最大客流线路对比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中间客流线路对比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最小客流线路对比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2.5 既有线路沿线土地利用实例分析小结第72-75页
    2.6 既有轨道交通站点分析研究第75-81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北京轨道交通国贸站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上海轨道交通莘庄站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其他大客流站点分析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4 站点用地小结第80-81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81-83页
3 实证研究——以沣东新城轨道交通16号线为例第83-104页
    3.1 沣东新城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及土地利用概况第83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沣东新城及土地利用现状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沣东新城土地利用规划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沣东新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第84-86页
    3.2 轨道交通16号线线网布局规划调整第86-9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沣东新城出行生成预测第86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沣东新城轨道交通廊道识别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沣东新城出行集散点识别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沣东新城轨道交通16号线布局方案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轨道交通16号线站点布局方案第95-96页
    3.3 轨道交通16号线调整前后方案对比评选第96-10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轨道交通16号线调整前后方案定性对照评价第96-9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轨道16号线沣东段调整前后方案用地协调性评价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轨道交通16号线调整前后方案可达性评价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轨道交通16号线新旧线路布局均衡性评价第101-102页
    3.4 调整后的16号线沿线土地利用优化建议第102-10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103-104页
4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04-106页
    4.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第104-105页
    4.2 主要创新点第105页
    4.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05-106页
致谢第106-107页
参考文献第107-112页
图录第112-115页
表录第115页

论文共11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及方案评价研究
下一篇:基于超细水雾作用下的地铁站台空间抑烟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