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研究
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引言 | 第8-17页 |
一、研究缘起及意义 | 第8-9页 |
二、相关研究综述 | 第9-14页 |
三、研究设想 | 第14-15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五、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概述 | 第17-25页 |
第一节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含义 | 第17-19页 |
一、材料作文 | 第17-18页 |
二、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由来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点 | 第20-21页 |
一、体式驱动 | 第20页 |
二、内容驱动 | 第20-21页 |
三、对象驱动 | 第21页 |
四、思维驱动 | 第21页 |
第四节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 | 第21-23页 |
一、从选材上来看 | 第21-22页 |
二、从写作要求来看 | 第22页 |
三、从写作内容上来看 | 第22页 |
四、从写作范围上来看 | 第22页 |
五、从说理范围来看 | 第22-23页 |
六、从说理态度上来看 | 第23页 |
第五节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的含义、特点与意义 | 第25-33页 |
第一节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的含义 | 第25-30页 |
一、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| 第25-30页 |
二、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 | 第30页 |
第二节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的特点 | 第30-32页 |
一、情境性 | 第31页 |
二、针对性 | 第31页 |
三、思辨性 | 第31页 |
四、指向性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的意义 | 第32-33页 |
一、提高作文测试的效度 | 第32页 |
二、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 | 第32页 |
三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| 第32页 |
四、引导学生文明交流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的指导 | 第33-44页 |
第一节 审题方面 | 第33-36页 |
一、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5页 |
二、审题方面的教学指导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立意方面 | 第36-38页 |
一、立意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7页 |
二、立意方面的教学指导 | 第37-38页 |
第三节 选材方面 | 第38-41页 |
一、选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0页 |
二、选材方面的教学指导 | 第40-41页 |
第四节 结构方面 | 第41-42页 |
一、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2页 |
二、结构方面的教学指导 | 第42页 |
第五节 语言方面 | 第42-44页 |
一、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42-43页 |
二、语言方面的教学指导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的具体案例分析 | 第44-49页 |
第一节 案例分析一: 向“学生心声”栏目投稿 | 第44-46页 |
一、引述材料事件 | 第44页 |
二、表明你的观点态度 | 第44-45页 |
三、论证你的观点态度 | 第45页 |
四、联系实际 | 第45-46页 |
五、小结 | 第46页 |
第二节 案例分析二: 向“向校长建言”栏目投稿 | 第46-49页 |
一、引述材料事件 | 第46-47页 |
二、表明你的观点态度 | 第47页 |
三、论证你的观点态度 | 第47页 |
四、提出建议 | 第47-48页 |
五、小结 | 第48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