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引言 | 第9-17页 |
| 一、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| (一) 选题缘由 | 第9-10页 |
| 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二、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(一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(二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三、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| 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| 四、 研究重点、难点及创新之处 | 第15-17页 |
| (一) 研究重点 | 第15-16页 |
| (二) 研究难点 | 第16页 |
| (三) 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| 第一章 高中历史可视化教学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17-23页 |
| 一、 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| (一) 可视化 | 第17页 |
| (二) 知识可视化 | 第17-18页 |
| (三) 可视化教学 | 第18页 |
| (四) 历史可视化教学 | 第18-19页 |
| 二、 理论基础 | 第19-23页 |
| (一) 认知负荷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(二) 视觉思维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(三) 多媒体学习理论 | 第21-23页 |
| 第二章 可视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呈现方式 | 第23-39页 |
| 一、 图表文字 | 第23-32页 |
| (一) 概念图 | 第23-26页 |
| (二) 思维导图 | 第26-28页 |
| (三) 思维地图 | 第28-32页 |
| 二、 图像 | 第32-34页 |
| (一) 图片图画 | 第32-33页 |
| (二) 视频音频 | 第33-34页 |
| 三、 情境再现 | 第34-39页 |
| (一) 实地考察 | 第35页 |
| (二) 模拟情境 | 第35-36页 |
| (三) 虚拟情境 | 第36-39页 |
| 第三章 高中历史可视化教学的实施——通过案例分析进行研究 | 第39-43页 |
| 一、 教学设计可视化——以《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》为例 | 第39-40页 |
| 二、 教学导入可视化——以《古代希腊民主政治》为例 | 第40-41页 |
| 三、 学生笔记可视化——以《鸦片战争》为例 | 第41-43页 |
| 第四章 高中历史可视化教学的实践总结与反思 | 第43-49页 |
| 一、 高中历史可视化教学的积极作用 | 第43-44页 |
| (一) 有助于教师重新整合知识,理清教学思路 | 第43页 |
| (二) 有助于学生创新学习方法,提高综合能力 | 第43-44页 |
| (三) 有助于学生感悟历史情境,认清生存现状 | 第44页 |
| 二、 高中历史可视化教学的实践效果 | 第44-45页 |
| (一) 课堂教学氛围活跃 | 第44-45页 |
| (二) 学生提问积极有效 | 第45页 |
| 三、 高中历史可视化教学的实践反思 | 第45-49页 |
| (一) 现实困难 | 第45-46页 |
| (二) 消极影响 | 第46页 |
| (三) 研究展望 | 第46-49页 |
| 结语 | 第49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| 后记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