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--句法论文

现代汉语容纳句的语义内涵探析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容纳句的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以“供动句/供用句”命名的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以“双数量结构”命名的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以“容纳句”命名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本文选择“容纳句”命名方式的理由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理论基础和论文焦点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理论基础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焦点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页
    1.5 语料来源第17-18页
2 容纳句的范围界定和分类第18-22页
    2.1 容纳句的范围界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前人研究的容纳句范围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本文研究的容纳句范围第18页
    2.2 容纳句的分类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前人的分类系统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本文的分类系统第20-22页
3 容纳句的句法结构特征第22-33页
    3.1 容纳句的构式概况第22-23页
    3.2 语块1的结构特征第23-25页
    3.3 语块2的结构特征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VP为光杆动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VP为“V+给/了/过”结构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VP省略第26-27页
    3.4 语块3的结构特征第27-28页
    3.5 语块1和语块3位置互换情况第28-31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31-33页
4 容纳句的语义内涵第33-55页
    4.1 容纳句语义内涵概况第33-37页
    4.2 表“空间量”容纳的容纳句语义内涵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“面”的容纳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“体”的容纳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“面”和“体”的共同容纳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句式语义特征第40-42页
    4.3 表“时量”容纳的容纳句语义内涵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VP出现时句子各部分语义情况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VP省略时句子各部分语义情况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句式语义特征第45-47页
    4.4 表“物量”容纳的容纳句语义内涵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各部分的语义特征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句式语义特征第49-51页
    4.5 语块1和语块3可逆的语义制约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VP的语义制约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语块1和语块3的语义制约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句式语义对可逆性的制约第53-54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54-55页
5 容纳句的逻辑语义分析第55-64页
    5.1 容纳句逻辑语义分析的意义第55页
    5.2 容纳句的逻辑语义概况第55-57页
    5.3 表“空间量”容纳的容纳句逻辑语义第57-59页
    5.4 表“时量”容纳的容纳句逻辑语义第59-61页
    5.5 表“物量”容纳的容纳句逻辑语义第61-63页
    5.6 小结第63-64页
6 结论第64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0页
附录第70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康定汉语方言音系调查研究
下一篇:现代汉语“V+NP1+NP2”的句法语义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