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引言 | 第12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分析 | 第12-14页 |
1.2.1 视频传到列车的路径 | 第12-14页 |
1.2.2 视频解码工具的现状 | 第14页 |
1.3 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| 第15-16页 |
2 基础理论 | 第16-22页 |
2.1 PIS系统视频的传输结构 | 第16-18页 |
2.2 网络编程方面的理论 | 第18-20页 |
2.2.1 网络应用程序 | 第18-19页 |
2.2.2 网络通讯模式 | 第19-20页 |
2.3 优化PIS系统传输的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3.1 UDP协议及协议格式 | 第20页 |
2.3.2 TS码流及FFmpeg库 | 第20页 |
2.3.3 SDI技术与SDI播出卡 | 第20-2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3 基于SDI数字技术的PIS系统需求分析和初步设计 | 第22-32页 |
3.1 基于SDI数字技术的PIS系统硬件架构需求分析和设计 | 第22-23页 |
3.2 基于SDI数字技术PIS系统硬件架构的软件需求分析 | 第23-25页 |
3.2.1 播放控制器实际状况分析 | 第24页 |
3.2.2 TS码流转发模块需求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2.3 SDI信号采集模块需求分析 | 第25页 |
3.3 基于SDI数字技术PIS系统硬件架构的软件性能需求 | 第25-26页 |
3.4 基于SDI数字技术PIS系统硬件架构的软件功能需求 | 第26页 |
3.5 基于SDI数字技术PIS系统硬件架构的软件功能设计 | 第26-31页 |
3.5.1 系统的数据流设计 | 第26-28页 |
3.5.2 系统用户需求设计 | 第28-30页 |
3.5.3 系统功能需求设计 | 第30-3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4 基于SDI数字技术PIS系统硬件架构的软件设计和实现 | 第32-66页 |
4.1 软件原理 | 第32-34页 |
4.1.1 工作位置 | 第32-33页 |
4.1.2 软件要点 | 第33-34页 |
4.2 TS码流转发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| 第34-56页 |
4.2.1 自定义有限可靠性的丢包重发机制 | 第35-45页 |
4.2.2 自定义有限可靠性的其他机制 | 第45-50页 |
4.2.3 基于套接字的通讯设计和实现 | 第50-53页 |
4.2.4 初始化和界面部分的设计及实现 | 第53-56页 |
4.3 解码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| 第56-62页 |
4.3.1 解码模块中TS码流接收部分的实现 | 第56-58页 |
4.3.2 解码模块中FFmpeg解码部分的实现 | 第58-61页 |
4.3.3 解码模块中视频界面合成部分的实现 | 第61-62页 |
4.4 SDI播出卡写入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| 第62-63页 |
4.4.1 SDI播出卡写入模块的设计 | 第62页 |
4.4.2 SDI播出卡写入模块的实现 | 第62-63页 |
4.5 系统软件架构 | 第63-65页 |
4.5.1 应用架构 | 第64页 |
4.5.2 功能架构 | 第64-6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5 系统测试 | 第66-80页 |
5.1 实验环境描述 | 第66页 |
5.2 实验功能测试 | 第66-79页 |
5.2.1 TS码流转发模块 | 第66-74页 |
5.2.2 解码模块的测试 | 第74-75页 |
5.2.3 SDI播出卡写入模块 | 第75-77页 |
5.2.4 系统整体的测试 | 第77-79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6 结论 | 第80-82页 |
6.1 工作总结 | 第80-81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4页 |
附录A | 第84-86页 |
插图索引 | 第86-88页 |
表格索引 | 第88-90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0-94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