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结构部件论文--转向系统论文

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关键部件力学特性分析与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6页
2 某车型RD-EPS概述第16-26页
    2.1 某车型RD-EPS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结构组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工作原理第17-18页
    2.2 循环滚珠式减速机构总成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结构特点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工作原理第20-21页
    2.3 循环滚珠式减速机构总成的相关参数分析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主要结构参数分析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减速机构总成实车参数第2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4-26页
3 某车型RD-EPS齿条轴最大冲击力分析第26-44页
    3.1 原地转向阻力矩数学模型分析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轮胎静态转向力矩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销处重力回正力矩第28-30页
    3.2 最大齿条力分析第30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转向传动系统模型建立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解析法求解内、外轮转角的关系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齿条力数学模型建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原地转向工况齿条力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3.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转向工况选取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原地怠速转向工况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低速行驶转向工况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复杂路况行驶转向工况第42-4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4 循环滚珠式减速机构总成接触特性研究第44-70页
    4.1 接触特性数学模型分析第44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Hertz弹性接触理论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单个工作滚珠的受力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滚珠与滚道接触变形量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轴向变形量数值计算第50-52页
    4.2 基于ABAQUS的接触特性有限元分析第52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几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临界载荷工况下结果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最大冲击载荷工况下结果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理论结果对比第61-62页
    4.3 结构设计参数对接触特性的影响第62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接触角对接触特性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螺旋升角对接触特性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滚珠直径对接触特性的影响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曲率比对接触特性的影响第67-6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8-70页
5 循环滚珠式减速机构总成优化分析第70-82页
    5.1 齿条轴极限承载能力分析第70页
    5.2 结构参数优化分析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设计变量及目标函数的确定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确定约束条件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Isight求解结果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5.3 优化前后静力学分析第74页
    5.4 基于nCodeDesign-Life的疲劳寿命分析第74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载荷编制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材料曲线及求解参数设置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仿真结果讨论与分析第77-80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0-82页
6 总结与展望第82-84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82-83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3-84页
致谢第84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7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某车型乔丹翻滚及损伤仿真研究
下一篇:电动公交充电站优化充电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