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--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--线路交通安全设施论文

基于ARM及Linux技术的信号机主控系统研究与设计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2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第14-16页
第二章 交通信号控制基本理论及ARM-Linux技术简介第16-22页
    2.1 交通信号控制基本概念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交通信号灯控制参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交通信号灯控制类型第18-19页
    2.2 ARM-Linux技术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ARM及ARM内核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嵌入式Linux系统第20-22页
第三章 信号机主控系统总体设计第22-28页
    3.1 交通信号机系统体系结构第22页
    3.2 信号机主控系统分析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工作原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功能需求第23-24页
    3.3 信号机主控系统通信技术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ActiveMQ消息服务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交通控制系统中的Xml协议第25-27页
    3.4 信号机主控系统总体设计第27-28页
第四章 信号机主控系统硬件设计第28-40页
    4.1 硬件总体设计第28-29页
    4.2 微处理器选型第29-30页
    4.3 存储器选型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NAND Flash选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SDRAM选型第33-35页
    4.4 以太网电路第35-37页
    4.5 3G模块电路第37-38页
    4.6 GPS校时电路第38-40页
第五章 信号机主控系统操作系统及驱动移植第40-54页
    5.1 Linux操作系统移植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Boot Loader移植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Linux内核移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Yaffs2文件系统移植第43-44页
    5.2 设备驱动移植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NAND Flash驱动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SDRAM驱动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UART串.驱动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以太网卡驱动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CAN总线驱动第49-50页
    5.3 ARM-Linux开机启动设置与第三方库移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第三方动态库编译与移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ARM-Linux开机启动设置第51页
    5.4 SQLite嵌入式数据库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SQLite数据库介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SQLite数据库移植第53-54页
第六章 信号机主控系统应用软件设计及实现第54-69页
    6.1 应用软件总体设计第54-57页
    6.2 通信模块软件设计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ActiveMQ消息服务器软件设计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Xml通信协议软件设计第59-61页
    6.3 控制模块软件设计第61-6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单点定周期控制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绿波控制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BRT控制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全感应/半感应控制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手动控制/实时演示第67-68页
    6.4 附加模块软件设计第68-69页
第七章 信号机主控系统集成与测试第69-75页
    7.1 集成第69-70页
    7.2 测试第70-7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Linux系统配置及自动获取IP测试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GPS信号接收测试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ActiveMQ消息服务器通信测试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7.2.4 总体测试第73-75页
总结与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 总结第75页
    展望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0页
致谢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多源视觉的集料动态图像采集系统研究
下一篇:车联网的无线接入机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