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一、绪论 | 第9-20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(二) 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1. 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2. 实践意义 | 第10页 |
(三) 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1. 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0-13页 |
2.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测评工具 | 第13-14页 |
3. 职业幸福感的相关理论 | 第14-15页 |
4. 对已有研究的一些思考 | 第15页 |
(四) 概念界定 | 第15-18页 |
1. 幸福感 | 第15-16页 |
2. 职业幸福感 | 第16页 |
3. 教师职业幸福感 | 第16-17页 |
4.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 | 第17-18页 |
(五)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 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二、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| 第20-35页 |
(一) 研究结果 | 第20-30页 |
1. 被试构成的整体情况 | 第20-22页 |
2.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总体现状 | 第22页 |
3.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差异比较 | 第22-25页 |
4. 职业幸福感的各个维度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| 第25-30页 |
(二) 讨论 | 第30-35页 |
1.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 | 第30-32页 |
2. 职业幸福感7 维度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| 第32-35页 |
三、对策与建议 | 第35-46页 |
1. 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,提高青年教师的幸福感 | 第35-37页 |
2. 建立有效的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 | 第37-38页 |
3. 建立区分性教师评价机制 | 第38-40页 |
4. 重视高校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后续培养工作 | 第40-42页 |
5. 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| 第42-44页 |
6. 重塑教育信仰,追求职业幸福 | 第44页 |
7. 加强教学锻炼同时多参与科研活动,提高幸福感 | 第44页 |
8. 学会驾驭压力、提高抗挫能力 | 第44-46页 |
四、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