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微电子学、集成电路(IC)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制造工艺论文

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的热—机械可靠性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引言第8-17页
    1.1 集成电路封装的发展第8-10页
    1.2 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及其可靠性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WLCSP封装技术及优点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WLCSP的可靠性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6-17页
第二章 微焊球结构尺寸对热应力的影响第17-33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17页
    2.2 有限元方法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有限元方法与ANSYS简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ANSYS热力学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ANSYS非线性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2.3 二维有限元建模与计算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二维有限元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分析条件和材料参数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22-27页
    2.4 DOE统计分析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完全因子试验统计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多因子方差统计分析(ANOVA)第30-3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三章 热-机械可靠性3D有限元模拟第33-49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33页
    3.2 三维有限元模型第33-34页
    3.3 WLCSP的子模型法模拟第34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有限元子模型方法简介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热循环模拟与结果讨论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焊球材料和几何形状对热应力的影响第39-42页
    3.4 考虑焊球蠕变特性的热学模拟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蠕变理论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温度曲线对应力与应变的影响第44-48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四章 可靠性实验和统一焊球寿命模型第49-70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49页
    4.2 WLCSP热冲击和热循环实验第4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样品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威布尔分布曲线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失效分析第54-61页
    4.3 焊球疲劳失效寿命模型回顾第61-63页
    4.4 统一焊球失效寿命模型第63-69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五章 结论第70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工业级16位电流舵DAC的设计
下一篇:基于电源完整性的去耦网络设计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