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、俄语味觉词隐喻用法比较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7-10页 |
(一) 研究背景与现状 | 第7-8页 |
(二) 研究目的与方法 | 第8-10页 |
第二章 理论根据 | 第10-17页 |
(一) 词汇意义类型与词汇多义现象 | 第10-11页 |
(二) 隐喻之定义与来源 | 第11-13页 |
(三) 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 | 第13-17页 |
第三章 汉俄味觉词隐喻意义 | 第17-39页 |
(一) “кислый”和“酸”的隐喻意义 | 第18-21页 |
1.1 俄语隐喻意义 | 第18-20页 |
1.2 汉语隐喻意义 | 第20-21页 |
(二) “сладкий”和“甜”的隐喻意义 | 第21-24页 |
2.1 俄语隐喻意义 | 第21-23页 |
2.2 汉语隐喻意义 | 第23-24页 |
(三) “горъкий”和“苦”的隐喻意义 | 第24-30页 |
3.1 俄语隐喻意义 | 第24-29页 |
3.2 汉语隐喻意义 | 第29-30页 |
(四) “острый”和“辣”的隐喻意义 | 第30-31页 |
4.1 汉语隐喻意义 | 第30-31页 |
(五) 汉、俄语味觉词隐喻意义对比分析 | 第31-39页 |
5.1 “酸/кислый” | 第31-33页 |
5.2 “甜/сладкий” | 第33-35页 |
5.3 “苦/горъкий” | 第35-37页 |
5.4 辣 | 第37-38页 |
5.5 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问卷调查 | 第39-41页 |
结论 | 第41-42页 |
注释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附录 | 第46-47页 |
后记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