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ADAMS的平面机器人逆解方法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机器人的简介 | 第8-9页 |
·串联机器人机构简介 | 第9-10页 |
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2 POWER CUBE 模块化机器人及软件简介 | 第12-19页 |
·POWER CUBE 模块化机器人简介 | 第12-15页 |
·ADAMS 的功能介绍 | 第15-18页 |
·MATLAB 简介 | 第18-19页 |
3 基于ADAMS 机器人求逆模型的创建 | 第19-31页 |
·POWER CUBE 工作空间的求解 | 第19-24页 |
·机器人的工作空间 | 第19-21页 |
·灵活性和灵活度 | 第21-23页 |
·POWER CUBE 的工作空间 | 第23-24页 |
·求逆模型的创建原理 | 第24-26页 |
·POWER CUBE 机器人的建模 | 第26-31页 |
·机器人几何建模 | 第27-28页 |
·模型约束的创建 | 第28-31页 |
4 机器人求逆模型的仿真分析 | 第31-56页 |
·驱动的数学原理及其求解 | 第31-39页 |
·模型一的驱动求解 | 第32-37页 |
·模型二的驱动求解 | 第37-39页 |
·模型的驱动添加和仿真 | 第39-45页 |
·模型一的驱动添加和仿真 | 第39-44页 |
·模型二的驱动添加和仿真 | 第44-45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45-56页 |
·模型一的仿真结果分析 | 第45-51页 |
·模型二的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1-56页 |
5 驱动的验证和方法总结 | 第56-73页 |
·驱动的验证 | 第56-70页 |
·模型一驱动的验证 | 第56-63页 |
·模型二驱动的验证 | 第63-70页 |
·机器人求逆方法的总结 | 第70-73页 |
6 前景和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