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少数民族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中缅边境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一、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 (一)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(二) 国内外研究动向及进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 国内研究动向及进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(三) 研究意义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 理论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实用价值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3. 创新程度第12-14页
二、概念的界定第14-21页
    (一) 中缅边境的范围第14-15页
    (二) 中缅少数民族的界定第15-17页
    (三) 青少年的界定第17页
    (四) 研究对象的特征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 少年的特征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 青年的特征第20-21页
三、中缅边境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分析第21-25页
    (一) 中缅边界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 对教育重视情况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 学校活动的参与程度情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调查情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4. 当地学生价值观调查情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5. 校纪校规的认知情况第22-23页
    (二)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调查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 对当前工作状态的看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 对当前工作内容的看法第24页
    (三) 当地学校学生的民族分布情况第24-25页
四、中缅边境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5-29页
    (一) 走私、贩毒、偷渡现象严重第25页
    (二) 教育观念不强,辍学严重第25-27页
    (三) 经济欠发达第27页
    (四) 教育队伍素质较低第27-28页
    (五) 缅甸内部民族之间的矛盾与战争的直接影响第28-29页
五、中缅边境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第29-35页
    (一) 中缅边境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 开展法制教育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 强化义务教育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 强化国家意识观念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 大力发展民族平等团结思想教育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6. 开展宗教观教育第31页
    (二)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 正、反两面教育相结合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 理论政策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第32-35页
六、中缅边境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构建第35-41页
    (一) 中缅边境地区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第35页
    (二) 中缅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机制第35-37页
    (三) 中缅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众参与机制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 民众参与的制度创新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 民众参与的方式创新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 培养积极的公民精神第38页
    (四) 中缅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 思想观念的转变——中缅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前提条件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 规范管理——中缅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的制度建设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 经费投入——中缅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基础第40-41页
七、结语第41-42页
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2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9页
附录第49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武当武术体验式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研究
下一篇: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--以深圳观澜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