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| 第9-10页 |
1.2.1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| 第9页 |
1.2.2 研究创新点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10-13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3.2 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1-13页 |
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| 第13-23页 |
2.1 反事实思维 | 第13-16页 |
2.1.1 反事实思维的含义及其分类 | 第13-14页 |
2.1.2 创业领域中反事实思维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2.1.3 反事实思维的测度 | 第15页 |
2.1.4 小结 | 第15-16页 |
2.2 机会识别能力 | 第16-18页 |
2.2.1 机会识别能力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7页 |
2.2.2 机会识别能力的相关测度方法 | 第17-18页 |
2.2.3 小结 | 第18页 |
2.3 创业机会开发 | 第18-20页 |
2.3.1 创业机会开发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2.3.2 创业机会开发的研究脉络 | 第19页 |
2.3.3 创业机会开发的测度 | 第19-20页 |
2.3.4 小结 | 第20页 |
2.4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0-21页 |
2.5 反事实思维、机会识别能力、创业机会开发三者关系研究 | 第21-23页 |
3 研究假设 | 第23-28页 |
3.1 创业者反事实思维与创业机会开发 | 第23-25页 |
3.2 创业者反事实思维与机会识别能力 | 第25-26页 |
3.3 机会识别能力的中介作用 | 第26-28页 |
4 研究设计与实证研究 | 第28-42页 |
4.1 问卷设计 | 第28-30页 |
4.1.1 变量的测量 | 第28-29页 |
4.1.2 问卷的设计 | 第29-30页 |
4.2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3 同源方差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4 效度和信度分析 | 第32-36页 |
4.4.1 效度分析 | 第32-35页 |
4.4.2 信度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5 相关性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6 回归分析 | 第37-42页 |
4.6.1 分步回归分析 | 第37-40页 |
4.6.2 基于bootstrapping的中介作用分析 | 第40-42页 |
5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| 第42-46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42-44页 |
5.2 研究启示 | 第44页 |
5.3 研究局限与展望 | 第44-46页 |
附录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4页 |
后记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