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性化产品增材制造评估系统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1.2.1 增材制造(3D打印)发展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2.2 可行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2.3 个性化产品增材制造可行性评估研究现状 | 第19页 |
1.3 论文课题来源、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1.3.1 论文的课题来源 | 第19页 |
1.3.2 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增材制造可行性评估系统功能需求与体系结构 | 第21-27页 |
2.1 可行性评估系统设计背景与目的 | 第21页 |
2.2 可行性评估系统需求分析 | 第21-24页 |
2.2.1 可行性评估系统用户需求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2.2 可行性评估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| 第22-24页 |
2.3 增材制造可行性评估系统体系结构 | 第24-26页 |
2.3.1 可行性评估数据类型 | 第24-25页 |
2.3.2 可行性评估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| 第25-2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增材制造可行性评估模型的建立 | 第27-38页 |
3.1 增材制造可行性评估方法 | 第27-29页 |
3.1.1 线性加权综合法 | 第27页 |
3.1.2 层次分析法 | 第27-29页 |
3.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29-31页 |
3.2.1 评估指标选取的原则 | 第29页 |
3.2.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29-31页 |
3.3 可行性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| 第31-33页 |
3.4 评估指标数据的预处理 | 第33-35页 |
3.5 个性化产品增材制造综合评估流程 | 第35-37页 |
3.6 章节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增材制造可行性评估系统开发 | 第38-58页 |
4.1 可行性评估系统开发目标和原则 | 第38页 |
4.1.1 可行性评估系统开发目标 | 第38页 |
4.1.2 可行性评估系统开发原则 | 第38页 |
4.2 评估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| 第38-40页 |
4.2.1 开发工具的选择 | 第38-39页 |
4.2.2 评估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| 第39-40页 |
4.3 评估系统数据库开发 | 第40-44页 |
4.3.1 评估系统数据库设计 | 第40-43页 |
4.3.2 数据库的连接技术 | 第43-44页 |
4.4 评估系统功能实现 | 第44-57页 |
4.4.1 评估系统登陆模块 | 第44-46页 |
4.4.2 评估系统主界面 | 第46-47页 |
4.4.3 评估系统数据库模块 | 第47-49页 |
4.4.4 评估模块 | 第49-52页 |
4.4.5 评估系统维护模块 | 第52-54页 |
4.4.6 评估系统核心算法 | 第54-5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5章 个性化产品增材制造评估系统的应用 | 第58-71页 |
5.1 叶轮评估数据采集 | 第58-59页 |
5.2 叶轮可行性评估准备工作 | 第59-63页 |
5.2.1 指标映射区间表的建立 | 第59-61页 |
5.2.2 叶轮指标权重计算 | 第61-63页 |
5.3 叶轮增材制造可行性评估计算 | 第63-70页 |
5.3.1 技术性指标计算 | 第63-65页 |
5.3.2 环境性指标计算 | 第65-67页 |
5.3.3 性能指标计算 | 第67-68页 |
5.3.4 经济性指标评估 | 第68-69页 |
5.3.5 综合计算 | 第69-7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结论 | 第71页 |
展望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