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职业技术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

中职学校学生软技能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--以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20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9-11页
    1.2 核心概念界定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中职学校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软技能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综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相关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相关研究第14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设计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第2章 软技能的相关理论及指导意义第20-23页
    2.1 软技能的相关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非智力因素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知行合一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终身学习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2.2 软技能的指导意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竞争力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有利于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有利于适应工业4.0社会的发展需要第23页
第3章 中职学校学生软技能培养的现状与调查分析第23-45页
    3.1 研究对象第23-24页
    3.2 研究变量第24-25页
    3.3 研究工具第25页
    3.4 资料搜集第25页
    3.5 研究处理第25页
    3.6 研究结论与分析第25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不同专业的软技能差异性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不同性别的软技能差异性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不同地域的软技能差异性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软技能培养课程的设置情况及差异性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5 软技能的培养途径或方式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6 教师对软技能设置的满意度及相关能力分析第43-45页
第4章 中职学校软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析第45-50页
    4.1 软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学校、教师和学生对软技能的认识均不清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软技能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满意度低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校企之间人才供需的不相匹配第47-49页
    4.2 成因探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技能人才所需素质的定位存在偏差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课程设置不合理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师资队伍软技能水平薄弱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有效的评价和考核方式欠缺第50页
第5章 中职学校软技能培养的对策和建议第50-57页
    5.1 国家层面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出台软技能的相关培养政策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对软技能的培养展开督导检查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对软技能的培养加大资金投入第51页
    5.2 学校层面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制定软技能培养的相关制度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优化软技能培养的课程设置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创新评价和考核的方式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准确定位企业的人才需求第54页
    5.3 个人层面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转变观念,重视自我实现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发挥个性,注重能力培养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投入实践,提升职业素养第55-57页
结语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1页
附录第61-67页
后记第67-6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养问题研究--以河北省为例
下一篇: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开发--以《电子技能与实训》课程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