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理论论文--民族音乐研究论文

豫南光山县斛山乡丧葬仪式音乐研究

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-9页
前言第10-14页
    选题的实践意义第10页
    选题的学术价值第10页
    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创新与不足第13-14页
1. 光山县火居道源流概述第14-19页
    1.1 光山县火居道历史源流第14-17页
    1.2 光山县民间道坛的生成第17-19页
2. 斛山乡火居道丧葬仪式第19-31页
    2.1 斛山乡丧葬习俗概述第20-22页
    2.2 斛山乡丧葬仪式流程第22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葬礼前期准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葬礼过程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葬礼后期第29-31页
3. 斛山乡丧葬仪式的音乐功能第31-33页
    3.1 聚众功能第31页
    3.2 教化功能第31-32页
    3.3 传达情感功能第32-33页
4. 斛山乡丧葬仪式音乐的艺术特征第33-53页
    4.1 火居道丧葬仪式唱腔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唱腔的类型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唱腔的结构特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唱腔的旋法特征第36-38页
    4.2 火居道丧葬仪式的乐器类型及器乐特征第38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打击乐器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吹奏乐器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器乐特征第43-46页
    4.3 斛山乡丧葬仪式的混合乐队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混合乐队的组合形式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混合乐队在丧葬仪式中的音乐第48-49页
    4.4 斛山乡丧葬仪式音乐的构成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民间音乐的吸收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光山花鼓戏对火居道仪式音乐的影响第50-53页
5. 斛山乡火居道丧葬仪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第53-57页
    5.1 火居道丧葬仪式音乐的传承方式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家族式传授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拜师学艺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“剽学”法第54-55页
    5.2 火居道丧葬仪式音乐的保护第55-57页
结论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附录第60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甘肃永靖打醮仪式音乐调查研究
下一篇:Climate Change and the Oceans-Gauging the Legal and Policy Currents in the Asia Pacific and Beyond 节译报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