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秦线货车摇枕载荷谱编制及应用
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2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主要内容 | 第11-12页 |
2 大秦线摇枕载荷测试 | 第12-19页 |
·摇枕载荷测试 | 第12-15页 |
·测力摇枕的制作 | 第12-13页 |
·试验概况 | 第13-14页 |
·测试数据采集系统 | 第14-15页 |
·测试数据处理 | 第15页 |
·典型工况下的载荷时间历程 | 第15-17页 |
·翻车机作业 | 第15-16页 |
·浮沉载荷与侧滚载荷 | 第16页 |
·摇枕载荷频谱分析 | 第16-1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7-19页 |
3 载荷谱的编制 | 第19-31页 |
·雨流计数法 | 第19-21页 |
·载荷谱的编制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波动中心法 | 第21-22页 |
·变均值法 | 第22页 |
·实测载荷谱的编制 | 第22-28页 |
·一维载荷谱编制 | 第22-24页 |
·二维载荷谱编制 | 第24-28页 |
·载荷谱子样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全程摇枕载荷谱的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单程摇枕载荷谱的对比 | 第29-3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4 摇枕的有限元分析 | 第31-39页 |
·有限元理论与ANSYS软件简介 | 第31-32页 |
·有限元法基本过程 | 第31-32页 |
·ANSYS软件简介 | 第32页 |
·摇枕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 | 第32-34页 |
·摇枕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32-33页 |
·摇枕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3页 |
·载荷工况及边界条件 | 第33-34页 |
·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模态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准静态法的应用条件 | 第36-37页 |
·摇枕的模态分析 | 第3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5 摇枕的疲劳分析 | 第39-48页 |
·疲劳损伤计算的基础理论 | 第39-41页 |
·材料的S-N曲线 | 第39-40页 |
·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| 第40-41页 |
·S-N曲线的获得 | 第41-44页 |
·疲劳试验与数据的统计处理 | 第41-42页 |
·P-S-N曲线的拟合 | 第42-44页 |
·载荷谱损伤计算结果 | 第44-45页 |
·考虑时间因素的损伤计算 | 第45-47页 |
·摇枕损伤计算方法的对比 | 第4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·结论 | 第48-49页 |
·不足与展望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2-54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