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2 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| 1.2.1 基于家庭结构的出行需求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1.2.2 学生家长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1.2.3 研究评述 | 第12-13页 |
| 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6页 |
| 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| 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1.3.3 研究思路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章 基于家庭结构出行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| 第16-28页 |
| 2.1 出行方式选择的微观影响因素 | 第16-17页 |
| 2.2 家庭结构概述 | 第17-18页 |
| 2.3 出行方式选择特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| 2.3.1 消费者行为理论 | 第18-19页 |
| 2.3.2 时空限制理论 | 第19页 |
| 2.3.3 随机效用理论 | 第19-21页 |
| 2.4 出行方式选择特性的分析方法及预测模型 | 第21-26页 |
| 2.4.1 集计分析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2.4.2 非集计分析方法 | 第23-26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| 第三章 学生家长出行方式选择的相关特征分析 | 第28-38页 |
| 3.1 居民出行调查概况 | 第28-29页 |
| 3.1.1 调查原理与方法 | 第28页 |
| 3.1.2 调查实施 | 第28-29页 |
| 3.2 学生家长的个人属性特征 | 第29-31页 |
| 3.3 学生家长的家庭属性特征 | 第31-32页 |
| 3.4 学生家长的出行特征 | 第32-37页 |
| 3.4.1 总体情况 | 第32-33页 |
| 3.4.2 个人属性对家长出行方式的影响 | 第33-36页 |
| 3.4.3 家庭属性对家长出行方式的影响 | 第36页 |
| 3.4.4 出行属性对家长出行方式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第四章 基于家庭结构的学生家长出行方式选择特性分析 | 第38-51页 |
| 4.1 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0页 |
| 4.1.1 模型的选择 | 第38页 |
| 4.1.2 模型影响因素的选择 | 第38-39页 |
| 4.1.3 模型的建立 | 第39-40页 |
| 4.2 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的计算 | 第40-47页 |
| 4.2.1 模型的参数标定 | 第40-45页 |
| 4.2.2 模型的统计检验 | 第45-47页 |
| 4.3 模型结果分析 | 第47-50页 |
| 4.3.1 个人属性的影响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4.3.2 家庭属性的影响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4.3.3 出行属性的影响分析 | 第49-50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第五章 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| 第51-56页 |
| 5.1 家庭小汽车拥有量 | 第51-52页 |
| 5.2 公交IC卡持有情况 | 第52-53页 |
| 5.3 出行时耗 | 第53页 |
| 5.4 接送学生比例 | 第53-54页 |
| 5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| 第六章 学生家长出行结构改善措施 | 第56-60页 |
| 6.1 限制车辆拥有及使用 | 第56页 |
| 6.2 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| 第56-58页 |
| 6.3 鼓励学生自主出行与强化教育 | 第58-59页 |
| 6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| 主要结论 | 第60页 |
| 主要创新点 | 第60-61页 |
| 研究展望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