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粮食加工工业论文--保健食品论文

不同加工方式对鹿茸制品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鹿茸的发展历史第11页
    1.2 鹿茸的化学组成第11-12页
    1.3 鹿茸的药理作用第12页
    1.4 鹿茸的预处理技术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排血锯茸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带血锯茸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低温冷冻干燥技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双电子自动控制远红外线烘干箱加工第13-14页
    1.5 鹿茸产品形式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鹿茸片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鹿茸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鹿茸血酒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鹿茸多肽制品第14-15页
    1.6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意义第15-17页
第2章 鹿茸的成份及加工方式第17-23页
    2.1 仪器材料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仪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材料第17-18页
    2.2 试验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鹿茸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鹿茸中灰分含量的测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鹿茸中水分含量的测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鹿茸中脂肪含量的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鹿茸中总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鹿茸片的不同处理方式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不同方式制备鹿茸提取物中游离氨基酸态氮的测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数据处理第21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鹿茸中常规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不同处理方式制备鹿茸提取物中游离氨基酸态氮的测定结果第2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3章 鹿茸片的质地评价第23-29页
    3.1 仪器材料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仪器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材料第23页
    3.2 试验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鹿茸片硬度的测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鹿茸片弹力的测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鹿茸片内聚性的测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鹿茸片咀嚼性的测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数据处理第24-25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鹿茸片硬度的测定结果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鹿茸片弹力的测定结果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鹿茸片内聚性的测定结果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鹿茸片咀嚼性的测定结果第2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4章 鹿茸提取物的物理特性第29-40页
    4.1 仪器材料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仪器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材料第29页
    4.2 试验方法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鹿茸提取物待测样的制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鹿茸提取物粒径的测定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鹿茸提取物Zeta电位的测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鹿茸提取物的水解度测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鹿茸提取物的蛋白含量测定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鹿茸提取物的热力学特性测定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数据处理第32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鹿茸提取物粒径的测定结果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鹿茸提取物Zeta电位的测定结果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鹿茸提取物水解度的测定结果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鹿茸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鹿茸提取物的热力学特性测定结果第3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5章 不同方式制备鹿茸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第40-45页
    5.1 仪器材料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仪器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材料第40页
    5.2 试验方法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鹿茸提取物待测液的制备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鹿茸提取物清除DPPH~·自由基的能力测定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鹿茸提取物清除ABTS~·自由基的能力测定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鹿茸提取物的Fe~(2+)螯合能力测定第42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鹿茸提取物的DPPH~·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鹿茸提取物的ABTS~·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鹿茸提取物的Fe~(2+)螯合能力测定结果第44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6章 结论第45-47页
    6.1 全文结论第45-46页
    6.2 创新点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3页
导师简介第53-54页
致谢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活性染料皂洗工艺优化及皂洗剂复配研究
下一篇:富硒柞蚕蛹中总硒含量及赋存形态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