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概述 | 第8-23页 |
第一节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| 第8-9页 |
1.1.2 影响食品安全的公共卫生因素 | 第9-10页 |
1.1.3 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及造成的损失 | 第10页 |
第二节 食品中甲醛及其测定 | 第10-15页 |
1.2.1 食品中甲醛的危害 | 第10-12页 |
1.2.2 食品中甲醛的来源及污染途径 | 第12-13页 |
1.2.3 甲醛的检测 | 第13-15页 |
第三节 食品中过氧化氢及其测定 | 第15-18页 |
1.3.1 食品中过氧化氢的来源及污染途径 | 第15-16页 |
1.3.2 过氧化氢的检测 | 第16-18页 |
第四节 本研究工作的重点和不足 | 第18-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-23页 |
第二章 食品中甲醛快速测定的研究 | 第23-40页 |
第一节 干香菇中甲醛的测定及几种前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| 第23-31页 |
2.1.1 引言 | 第23页 |
2.1.2 实验部分 | 第23-25页 |
2.1.2.1 仪器与试剂 | 第24页 |
2.1.2.2 甲醛的提取 | 第24-25页 |
2.1.2.3 甲醛的检测 | 第25页 |
2.1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5-30页 |
2.1.3.1 提取时间的选择 | 第25-27页 |
2.1.3.2 最佳显色条件确定 | 第27页 |
2.1.3.3 工作曲线及灵敏度 | 第27页 |
2.1.3.4 干扰实验 | 第27页 |
2.1.3.5 样品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1.3.6 与蒸馏提取甲醛测定值的比较 | 第28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食品中甲醛的快速测定 | 第31-38页 |
2.2.1 引言 | 第31页 |
2.2.2 试验部分 | 第31-32页 |
2.2.2.1 仪器与试剂 | 第31-32页 |
2.2.2.2 实验方法 | 第32页 |
2.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8页 |
2.2.3.1 沉淀剂的选择 | 第32页 |
2.2.3.2 提取方法的选择 | 第32-34页 |
2.2.3.3 最佳显色条件的确定 | 第34-35页 |
2.2.3.4 工作曲线及灵敏度 | 第35页 |
2.2.3.5 干扰实验 | 第35页 |
2.2.3.6 样品分析 | 第35-36页 |
2.2.3.7 与农业部行业标准方法测定值的比较 | 第36-3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0页 |
第三章 食品中过氧化氢的快速测定 | 第40-58页 |
第一节 钙片中过氧化氢快速测定 | 第40-49页 |
3.1.1 引言 | 第40-41页 |
3.1.2 实验部分 | 第41页 |
3.1.2.1 仪器与试剂 | 第41页 |
3.1.2.2 实验方法 | 第41页 |
3.1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7页 |
3.1.3.1 沉淀剂的选择 | 第41-42页 |
3.1.3.2 提取方法的选择 | 第42-44页 |
3.1.3.3 最佳显色条件的确定 | 第44页 |
3.1.3.4 工作曲线和灵敏度 | 第44-45页 |
3.1.3.5 干扰实验 | 第45页 |
3.1.3.6 样品分析 | 第45页 |
3.1.3.7 对钙片中过氧化氢稳定性的初步探讨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第二节 PDV光度法快速测定食品过氧化氢 | 第49-56页 |
3.2.1 引言 | 第49页 |
3.2.2 实验部分 | 第49-50页 |
3.2.2.1 仪器与试剂 | 第49-50页 |
3.2.2.2 实验方法 | 第50页 |
3.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6页 |
3.2.3.1 最佳显色条件确定 | 第50-53页 |
3.2.3.2 工作曲线及灵敏度 | 第53-54页 |
3.2.3.3 干扰实验 | 第54页 |
3.2.3.4 样品分析 | 第54-55页 |
3.2.3.5 与四氯化钛光度法测定值的比较 | 第55-5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8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8-60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0页 |
附录 | 第6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论文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