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4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1.2.1 研究概况 | 第15-17页 |
1.2.2 文献评述 | 第17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 本文研究创新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功能 | 第19-23页 |
2.1 内部审计的发展与职能演变 | 第19-20页 |
2.1.1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 | 第19-20页 |
2.1.2 内部审计的本质 | 第20页 |
2.2 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功能 | 第20-23页 |
2.2.1 内部审计治理功能的提出 | 第20页 |
2.2.2 发挥内部审计公司治理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20-22页 |
2.2.3 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功能途径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| 第23-28页 |
3.1 企业集团的特征 | 第23-24页 |
3.2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范围 | 第24页 |
3.3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特征 | 第24-25页 |
3.3.1 审计主体、审计客体层级众多 | 第24页 |
3.3.2 审计内容广泛 | 第24-25页 |
3.3.3 协调关系复杂 | 第25页 |
3.3.4 对审计专业胜任能力要求高 | 第25页 |
3.3.5 内部审计具有双重职责 | 第25页 |
3.4 企业集团的治理特征 | 第25-26页 |
3.5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 | 第26-28页 |
第4章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现状 | 第28-36页 |
4.1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现状概述 | 第28-29页 |
4.2 L集团基本情况 | 第29-31页 |
4.2.1 L集团简介 | 第29页 |
4.2.2 L集团组织架构 | 第29-30页 |
4.2.3 法人治理结构 | 第30-31页 |
4.3 L集团内部审计体系现状 | 第31-35页 |
4.3.1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| 第31页 |
4.3.2 各级审计机构的关系 | 第31-32页 |
4.3.3 审计职责及制度体系 | 第32-33页 |
4.3.4 审计范围和内容 | 第33-34页 |
4.3.5 审计人员 | 第34页 |
4.3.6 审计工具 | 第34-35页 |
4.4 L集团内部审计的角色定位 | 第35-36页 |
第5章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功效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| 第36-42页 |
5.1 基于管理监督主导型的L集团内部审计功效 | 第36-37页 |
5.1.1 开展财产管理审计,保护企业财产安全 | 第36-37页 |
5.1.2 查错纠弊,确保财务信息真实、完整 | 第37页 |
5.1.3 监督下属单位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,为考核及任免提供依据 | 第37页 |
5.1.4 监督制度、计划的贯彻执行情况,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| 第37页 |
5.2 基于管理监督主导型的L集团内部审计功效欠缺 | 第37-38页 |
5.2.1 内部审计接受管理层的领导,无法发挥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 | 第37页 |
5.2.2 事后审计,无法有效降低企业风险 | 第37页 |
5.2.3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评价流于形式,未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促导作用 | 第37-38页 |
5.3 制约L集团内部审计功效的因素 | 第38-42页 |
5.3.1 企业集团的治理环境 | 第38页 |
5.3.2 审计机构接受经营管理层的领导,无法参与公司治理 | 第38-39页 |
5.3.3 审计与其他职能合署办公,独立性较差,影响了审计范围 | 第39页 |
5.3.4 各级审计机构各自为政,管理模式松散,未形成合力 | 第39-40页 |
5.3.5 审计资源配置不足 | 第40页 |
5.3.6 审计制度和流程有待进一步完善 | 第40-42页 |
第6章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重构建议 | 第42-50页 |
6.1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重构框架 | 第42-44页 |
6.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框架配套策略 | 第44-50页 |
6.2.1 拓展各级审计机构的审计对象范围 | 第44-45页 |
6.2.2 分层拓展审计服务领域 | 第45-46页 |
6.2.3 采用信息化审计手段 | 第46-47页 |
6.2.4 加强内审人员梯队建设 | 第47-48页 |
6.2.5 构建内部审计文化 | 第48页 |
6.2.6 完善、细化审计制度和流程 | 第48-50页 |
第7章 结束语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6-57页 |
附表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