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一、任务型教学法的特征及对国内语言教学的影响 | 第10-11页 |
二、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出现背景 | 第11-12页 |
三、“任务驱动型作文”教学策略的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(一) 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(二) 现实意义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征及学情分析 | 第14-22页 |
第一节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征 | 第14-18页 |
一、材料特征和写作要求——现实性、指令性 | 第14-15页 |
二、价值评判和思辨能力的诉求——权衡性、思辨性 | 第15-17页 |
三、说理方式和布局结构的要求——就事论事、逻辑性强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“任务驱动型作文”学情分析 | 第18-22页 |
一、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学情调查问卷 | 第18-20页 |
二、学情分析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任务驱动型作文构思的教学策略 | 第22-33页 |
第一节 立意阶段的构思策略引导 | 第22-24页 |
一、引导学生明确任务指令 | 第22-23页 |
二、引导学生紧扣事实,明确是非 | 第23-24页 |
三、引导学生选好角度,确立中心论点 | 第24页 |
第二节 布局阶段的构思策略指导 | 第24-33页 |
一、指导学生阐释概念,作定性的价值评判 | 第25-26页 |
二、指导学生就事论事,展开构架 | 第26-31页 |
三、指导学生提出对策,总结升华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任务驱动型作文构思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及意义 | 第33-39页 |
第一节 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策略实施效果及分析 | 第33-36页 |
一、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| 第33页 |
二、教学反思 | 第33-36页 |
第二节 任务驱动型作文构思教学策略实施的意义 | 第36-39页 |
一、引导学生走出“宿构”“套作”与“泛角度”的误区 | 第36-37页 |
二、促进学生养成写作前构思的习惯 | 第37页 |
三、激励学生打开思维,培养思辨能力 | 第37-38页 |
四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 | 第38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附录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