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课程标准的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策略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对原始问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3 相关文献研究情况 | 第16页 |
1.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9页 |
1.3.1 课题研究的目的 | 第16-17页 |
1.3.2 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原始物理问题引入教学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3页 |
2.1 建构主义的“知识建构论” | 第19页 |
2.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3 教育生态学理论 | 第20页 |
2.4 中层理论 | 第20页 |
2.5 物理学科特点 | 第20-21页 |
2.6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原始物理问题的研究 | 第23-35页 |
3.1 概念界定 | 第23-24页 |
3.1.1 原始物理问题概念界定 | 第23-24页 |
3.1.2 教学策略概念界定 | 第24页 |
3.2 原始物理问题的特点 | 第24-26页 |
3.3 原始物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| 第26-31页 |
3.4 教学中引入原始物理问题的优越性 | 第31-32页 |
3.5 从生活原型到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策略 | 第35-55页 |
4.1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课前准备策略 | 第35-45页 |
4.1.1 确定教学目标 | 第35-36页 |
4.1.2 编制原始物理问题的方法 | 第36-43页 |
4.1.3 编制原始物理问题的原则 | 第43-44页 |
4.1.4 编制不同类型的原始物理问题 | 第44-45页 |
4.2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实施策略 | 第45-50页 |
4.2.1 半开放问题引入教学内容 | 第45-47页 |
4.2.2 封闭问题进行教学 | 第47-48页 |
4.2.3 全开放性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| 第48-49页 |
4.2.4 利用直观的教学素材 | 第49页 |
4.2.5 训练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| 第49-50页 |
4.3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评价策略 | 第50-55页 |
4.3.1 原始物理问题作为诊断性评价 | 第51页 |
4.3.2 原始物理问题作为形成性评价 | 第51-52页 |
4.3.3 原始物理问题作为总结性评价 | 第52-55页 |
第五章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设计方案及结果分析 | 第55-81页 |
5.1 传统习题教学与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的比较 | 第55-57页 |
5.2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设计方案(一) | 第57-67页 |
5.3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设计方案(二) | 第67-78页 |
5.4 教学效果反馈 | 第78-81页 |
反思与展望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85-87页 |
附录 | 第87-93页 |
附录 1:“高空秋千”问题的评分标准 | 第87-88页 |
附录 2:原始物理问题测试题 | 第88-89页 |
附录 3:原始物理问题测试题成绩 | 第89-93页 |
致谢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