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各种企业经济论文--国有企业经济论文

中国国有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策略研究

致谢第4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引言第11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、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6-19页
2 国有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核心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第19-32页
    2.1 国内外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与评价第19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及其演进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的区别与联系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与模型构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障碍与评估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学习型组织研究的评价第25-28页
    2.2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“企业核心能力”概念的内涵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“学习型组织”概念的内涵第30-32页
3 国有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核心能力建设第32-53页
    3.1 国有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与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关系的探讨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核心能力建设与企业学习型组织构建之间的区别及其微弱关联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核心能力建设与学习型组织构建之间的充分关联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核心能力建设与学习型组织构建之间的必要关联性第34-36页
    3.2 学习型组织构建与国有企业的技术能力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技术能力的涵义与重要性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我国国有企业的技术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学习型组织构建与国有企业技术能力的建构第37-40页
    3.3 学习型组织构建与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人力资本的涵义与重要性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学习型组织构建与国有企业人力资本的提升第42-44页
    3.4 学习型组织构建与国有企业的管理能力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管理能力的涵义与重要性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学习型组织构建与国有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第46-48页
    3.5 学习型组织构建与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企业文化的涵义与重要性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国有企业文化的重塑第50-53页
4 国有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策略第53-71页
    4.1 国有企业学习型组织的构成要素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学术界关于学习型组织构成要素的探讨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学习型组织构成要素界定第54页
    4.2 基于系统结构的学习型组织构建第54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企业系统结构的相关理论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国有企业领导层的学习型组织构建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国有企业管理层的学习型组织构建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国有企业操作层的学习型组织构建第61-63页
    4.3 基于过程的学习型组织构建第63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学习型组织构建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基于社会过程和技术过程的国有企业学习型组织构建第67-71页
5 国有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内部博弈行为分析第71-91页
    5.1 学习型组织博弈建模研究背景第71-73页
    5.2 国有企业的绩效衡量第73-76页
    5.3 离散型博弈行为分析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基本博弈模型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收益共享的改进模型第77-78页
    5.4 连续型博弈行为分析第78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隐函数形式分析第79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显函数形式分析第82-91页
6 国有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外部市场行为分析第91-112页
    6.1 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市场影响第91-92页
    6.2 一般性模型框架描述第92-94页
    6.3 完全竞争市场分析第94-96页
    6.4 垄断市场分析第96-10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基础模型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考虑学习型组织的市场规模影响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比较分析第99-102页
    6.5 寡头垄断市场分析第102-112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基础模型第102-107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考虑学习型组织的市场规模影响第107-112页
7 北京同仁堂集团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分析第112-133页
    7.1 同仁堂集团基本状况与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背景第112-114页
    7.2 同仁堂集团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总体规划与实践策略第114-124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框架结构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总体规划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策略第117-124页
    7.3 构建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第124-126页
    7.4 同仁堂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内部博弈分析第126-130页
        7.4.1 模型参数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   7.4.2 变动分配比例的博弈分析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   7.4.3 固定分配比例的博弈分析第128-130页
    7.5 同仁堂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市场分析第130-133页
        7.5.1 市场结构与模型参数第130-131页
        7.5.2 基本分析第131页
        7.5.3 考虑学习型组织对市场规模影响的分析第131-133页
8 总结与展望第133-138页
    8.1 结论与创新点第133-136页
        8.1.1 主要研究结论第133-135页
        8.1.2 主要创新点第135-136页
    8.2 展望第136-138页
参考文献第138-145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5-147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7页

论文共1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目标定位及发展路径研究
下一篇:密集人群疏散行为建模与动态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