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9页 |
绪论 | 第9-19页 |
第一节 研究综述 | 第9-17页 |
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 | 第17-19页 |
第一章 “火”及“火”参构语词语义分析 | 第19-27页 |
第一节 辞典中“火”的释义 | 第19-23页 |
第二节 “火”各义项之间关系及其修辞阐释 | 第23-25页 |
第三节 小结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语素“火”及其参构语词(上) | 第27-37页 |
第一节 火_1及其参构语词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火_2及其参构语词 | 第28-30页 |
第三节 火_3及其参构语词 | 第30页 |
第四节 火_4及其参构语词 | 第30-32页 |
第五节 火_5及其参构语词 | 第32-33页 |
第六节 火_6及其参构语词 | 第33-34页 |
第七节 火_7及其参构语词 | 第34页 |
第八节 火_8及其参构语词 | 第34-37页 |
第三章 语素“火”及其参构语词(下) | 第37-43页 |
第一节 火_9及其参构语词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火_(10)及其参构语词 | 第38页 |
第三节 火_(11)及其参构语词 | 第38-39页 |
第四节 火_(12)及其参构语词 | 第39-40页 |
第五节 火_(13)及其参构语词 | 第40页 |
第六节 火_(14)及其参构语词 | 第40-41页 |
第七节 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语素“火”参构语词:语义修辞化生成途径 | 第43-51页 |
第一节 语素“火”参构语词语义的比喻生成 | 第44-46页 |
第二节 语素“火”参构语词语义的借代生成 | 第46-48页 |
第三节 语素“火”参构语词语义的用典生成 | 第48页 |
第四节 语素“火”参构语词语义的夸张生成 | 第48-49页 |
第五节 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文学作品中的“火”——以《西游记》为分析文本 | 第51-63页 |
第一节 以《西游记》为分析文本的原因 | 第51-52页 |
第二节 “火”参与《西游记》魔幻环境的修辞建构 | 第52-55页 |
第三节 “火”参与《西游记》魔幻情节的修辞建构 | 第55-56页 |
第四节 “火”参与《西游记》魔幻人物的修辞建构 | 第56-60页 |
第五节 小结 | 第60-63页 |
结语:本文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 | 第63-65页 |
附录1“火”以及语素“火”参构词语的现有研究成果目录 | 第65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77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81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