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食品标准与检验论文--食品污染度的测定论文

食用菌重金属含量分析及毛木耳加工食品的研制

目录第4-7页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-26页
    1 食用菌质量安全研究进展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我国食用菌重金属安全标准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 2 食(药)用菌加工技术进展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干制加工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糖渍加工技术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腌制、盐渍加工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5 超细粉碎技术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6 微胶囊技术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7 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8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第20-21页
    3 食(药)用菌产品的研发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 食用菌风味产品的研发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 食(药)用菌功能饮品的研发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 食(药)用菌调味料的研发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4 食(药)用菌制药的研发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5 食(药)用菌在化妆品业的研发第23页
    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3-24页
    5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第24-26页
第二章 食用菌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其国内外标准评析第26-38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食用菌材料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重金属的检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 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及标准第29-30页
    2 结果与讨论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食用菌重金属检测结果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食用菌重金属分析评价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对我国食用菌重金属干、鲜限量的评议第35-36页
    3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第三章 毛木耳(Auricularia polytricha)加工食品的研制第38-60页
    1 毛木耳加工食品研制第39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材料与方法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 原辅料与发酵容器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3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4 低亚硝酸盐含量发酵条件的选择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5 产品感官评定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6 质构保护条件的选择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7 产品质量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结果与分析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毛木耳加工食品工艺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毛木耳加工食品产品质量第47-49页
    2 高效液相色谱(HPLC)同时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、硝酸盐(NO_2~-、NO_3~-)方法的建立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线性关系及方法检出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 精密度实验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5 稳定性实验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6 回收率实验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7 定性、定量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8 样品处理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结果与讨论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色谱系统的适用性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NO_2~-、NO_3~-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及检出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精密度实验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 稳定性实验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 回收率实验第54-56页
    3 毛木耳加工食品发酵期间亚硝酸盐与硝酸盐变化规律研究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 主要材料与试剂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要仪器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4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变化规律研究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 毛木加工食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 毛木耳加工食品发酵期间NO_2~-、NO_3~-动态曲线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 毛木耳加工食品发酵期间销酸盐与亚销酸盐变化规律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4 亚硝酸盐含量控制措施第58-59页
    4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全文结论第60-62页
论文创新点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慢性心衰大鼠胰岛素通路mRNA变化及代谢轮廓观察
下一篇:梨萼片脱落与宿存果实内源激素及品质的差异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