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“换位称谓”现象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| 1.1 研究对象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| 1.2 相关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1.2.1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1.2.2 汉语亲属称谓语换位称谓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1.3 核心概念 | 第13-15页 |
| 1.3.1 亲属 | 第13-14页 |
| 1.3.2 称谓语 | 第14-15页 |
| 1.3.3 换位称谓 | 第15页 |
| 1.4 “换位称谓”的准确性与概括性 | 第15-17页 |
| 第二章 亲属间亲属称谓语的换位称谓 | 第17-26页 |
| 2.1 亲属间的直接换位称谓 | 第17-23页 |
| 2.1.1 交际双方血亲关系决定的“换位称谓” | 第17-21页 |
| 2.1.2 婚亲关系引起的“换位称谓” | 第21-23页 |
| 2.2 亲属间的间接换位称谓 | 第23-26页 |
| 2.2.1 亲属间“间接换位称谓”的类型 | 第23-24页 |
| 2.2.2 亲属间“间接换位称谓”的特点 | 第24-26页 |
| 第三章 社交中亲属称谓语的换位称谓 | 第26-31页 |
| 3.1 社交中的直接换位称谓 | 第26-29页 |
| 3.1.1 不涉及第三方的换位称谓 | 第26-28页 |
| 3.1.2 涉及第三方的换位称谓 | 第28-29页 |
| 3.2 社交中的间接换位称谓 | 第29-31页 |
| 3.2.1 社交中间接换位称谓的分类 | 第29-30页 |
| 3.2.2 社交中间接换位称谓特殊之处 | 第30-31页 |
| 第四章 “换位称谓”产生原因及制约因素 | 第31-39页 |
| 4.1 “换位称谓”产生原因 | 第31-35页 |
| 4.1.1 语言驱动机制 | 第31-32页 |
| 4.1.2 社会历史文化原因 | 第32-35页 |
| 4.2 “换位称谓”制约因素 | 第35-39页 |
| 4.2.1 血亲和姻亲的决定性 | 第35-36页 |
| 4.2.2 辈份和年龄的确定性 | 第36-37页 |
| 4.2.3 话语权的掌控性 | 第37-38页 |
| 4.2.4 换位思维的操控性 | 第38-39页 |
| 第五章 “换位称谓”的语用特征和语用功能 | 第39-56页 |
| 5.1 “换位称谓”的语用特征 | 第39-49页 |
| 5.1.1 “换位称谓”整体特征 | 第39-46页 |
| 5.1.2 亲属间“换位称谓” | 第46-47页 |
| 5.1.3 社交中“换位称谓” | 第47-49页 |
| 5.2 “换位称谓”的语用功能 | 第49-56页 |
| 5.2.1 社会语用功能 | 第49-53页 |
| 5.2.2 文化语用功能 | 第53-54页 |
| 5.2.3 心理语用功能 | 第54-56页 |
| 结语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