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基于三维模型的机器人运动仿真系统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6页
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第16-26页
    2.1 连杆坐标系的建立第16-20页
    2.2 运动学正解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2.3 运动学逆解分析第22-2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三章 机器人运动学界面设计第26-39页
    3.1 MATLAB简介第26页
    3.2 运动学正解界面设计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运动学正解界面整体布局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编辑功能回调函数第29-31页
    3.3 运动学逆解界面设计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运动学逆解界面整体布局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编辑功能回调函数第33-35页
    3.4 实例验证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运动学正解验证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运动学逆解验证第37-38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四章 机器人路径跟踪第39-47页
    4.1 坐标系变换第39-40页
    4.2 机器人路径跟踪计算方法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路径跟踪的空间描述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空间直线插补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空间圆弧插补第43-46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五章 机器人运动仿真系统设计第47-64页
    5.1 技术背景第47-49页
    5.2 机器人仿真空间的约束问题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机器人驱动空间约束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机器人直角坐标空间约束分析第50页
    5.3 机器人运动仿真控制界面设计第50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运动仿真控制界面布局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运动仿真控制界面功能实现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调用MATLAB程序第56-59页
    5.4 仿真实例演示第59-63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4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附录第70-84页
    A 器人运动仿真主程序第70-72页
    B 机器人运动学正解自动求解主程序第72-73页
    C 机器人运动学逆解自动求解主程序第73-84页
致谢第84-85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5页
    个人简历第85页
    参研课题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教育游戏化在小学生玩具设计中的应用
下一篇:基于可控负荷优化利用的微电网频率调节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