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微电网频率调节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2.1 发电侧频率调节 | 第11-12页 |
1.2.2 负荷侧频率调节 | 第12-13页 |
1.3 可控负荷参与微电网频率调节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微电网系统结构及运行模式 | 第16-25页 |
2.1 微电网系统结构 | 第16-17页 |
2.2 微电网的运行控制模式 | 第17-20页 |
2.2.1 主从控制 | 第17-18页 |
2.2.2 对等控制 | 第18-19页 |
2.2.3 分层控制 | 第19-20页 |
2.3 各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| 第20-24页 |
2.3.1 恒功率控制 | 第20-21页 |
2.3.2 恒压恒频控制 | 第21-23页 |
2.3.3 下垂控制 | 第23-24页 |
2.4 本章总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基于电力系统调频原理的微电源频率控制策略 | 第25-36页 |
3.1 传统电力系统的调频策略 | 第25-28页 |
3.1.1 基于不可控负荷和传统发电机组的一次调频策略 | 第25-27页 |
3.1.2 基于传统发电机组的二次调频策略 | 第27-28页 |
3.2 微电网的调频策略 | 第28-30页 |
3.2.1 基于蓄电池的微电网一次调频策略 | 第28-29页 |
3.2.2 基于蓄电池的微电网二次调频策略 | 第29-30页 |
3.3 算例分析 | 第30-35页 |
3.3.1 基于蓄电池的微电网一、二次调频效果 | 第31-32页 |
3.3.2 微电网在线路发生故障时的稳定性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3.3 微电网在负荷切除/投入时的稳定性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4 本章总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基于可控负荷的微电网调频策略 | 第36-48页 |
4.1 可控负荷模型建立及其工作过程 | 第36-37页 |
4.2 负荷的频率调节策略 | 第37-44页 |
4.2.1 不可控负荷的频率调节策略 | 第38-39页 |
4.2.2 可控负荷的频率调节策略 | 第39-44页 |
4.3 储能装置的频率调节策略 | 第44-45页 |
4.4 基于可控负荷的微电网频率协调控制策略 | 第45-47页 |
4.5 本章总结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基于可控负荷的微电网调频算例分析 | 第48-58页 |
5.1 微电网系统算例描述 | 第48-50页 |
5.2 集群空调负荷参与微电网调频时的频率控制效果 | 第50-52页 |
5.2.1 不同的储能装置调频方式下的频率控制效果 | 第50-51页 |
5.2.2 不同用户参与度系数下的频率控制效果 | 第51-52页 |
5.3 空调温度随频率波动的动态变化过程 | 第52-54页 |
5.3.1 两台空调负荷的动态变化过程 | 第52-53页 |
5.3.2 参与调频的部分空调负荷的动态变化过程 | 第53-54页 |
5.4 空调调频方法对蓄电池输出功率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5.4.1 不同调频方式下的蓄电池输出功率 | 第54-55页 |
5.4.2 用户参与度系数对蓄电池输出功率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5.5 本章总结 | 第56-58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58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